正文 中醫針灸綜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效果分析(1 / 2)

中醫針灸綜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效果分析

中醫中藥

作者:張海霞 汲青林

【摘要】目的:分析中醫針灸綜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效果。方法:我院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間,從收治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中抽取1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這100例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分別是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有50例患者。對照組的患者使用常規藥物進行治療,實驗組的患者使用中醫針灸綜合治療方法進行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優於對照組的患者,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

【關鍵詞】中醫針灸綜合治療方法;強直性脊柱炎;臨床效果

強直性脊柱炎屬於一種慢性炎性疾病,主要是發病於骶髂關節、脊柱骨突、脊柱旁的軟組織以及外周關節部位,患者如果沒有獲得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本研究主要分析中醫針灸綜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效果,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間,從收治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中抽取1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這100例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分別是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有50例患者。

其中,對照組50例患者,男29例,女21例,年齡為26歲至41歲,平均年齡為(34.65±5.25)歲,患病的時間為1年至6年,平均病程為(5.15±1.23)年。

實驗組50例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齡為27歲至42歲,平均年齡為(34.87±5.69)歲,患病的時間為2年至7年,平均病程為(6.74±1.61)年。

所有參與研究的患者均符合強直性脊柱炎的診斷標準,也符合中醫證候診斷標準。患者的臨床症狀為脊背疼痛、腰骶疼痛以及腰脊的活動受到限製。研究將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排除在外。

經確認,兩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上無明顯差異(P>0.05),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故兩組間可進行比較和分析。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的患者使用常規的藥物進行治療,即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初次治療用量為每天2次,每次0.5g:治療2周之後,患者的用藥劑量為每天3次,每次0.8g至1g。持續治療15天。

實驗組的患者使用中醫針灸綜合治療的方法進行治療,主要是針刺以及推拿,首先選取足太陽膀胱經進行針刺,主要有承扶、秩邊、大腸俞、小腸俞、三焦俞、關元俞、肝俞、膈俞、脾俞、胃俞、氣海俞等穴位。具體針刺的穴位依據患者的病情而定,對針刺部位的皮膚進行常規消毒之後,將針灸常用的火針進行燒紅,然後刺入穴位,針灸的順序從上至下,一直到腰骶部;針刺的深度為1寸至1.5寸之間,在進行針刺以及拔針時,動作要迅速,拔針之後應對針刺部位進行急速的按摩。針刺的時間為4天一次,治療8次。除了針灸治療,還對實驗組的患者進行推拿治療,首先讓患者選取仰臥位,然後選取脊柱兩側的穴位,在脊柱的兩側進行著力按壓,在按摩的時候,讓患者放鬆上肢的肌肉,推拿時呈現直線性進行前後往返的推進,力度要均勻,每天1次,推拿30min左右,治療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