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愛情變奏曲(2)(3 / 3)

同時,青春期性發泄的生理和心理要求;對陌生事物的好奇、異常經驗的神秘感;軍隊、監獄等“單性環境”等因素也可能導致同性戀的發生。

誰是誰非

嶽不群為修煉辟邪劍法,用自宮的方式讓自己成為了“陰陽人”,向同性戀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韓國的變性美女河莉秀迷倒眾生,不過大家都在暗中嘀咕,娶了“她”的人會不會是同性戀呢?!古今中外,同性戀問題似乎一直是個眾說紛紜的話題,那大學校園裏是否也正在為此展開唇槍舌戰?

據調查,對於如何看待大學校園的同性戀現象,大學生中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部分大學生認為同性戀是一種不健康的、變態的、甚至是罪惡的行為,把“大同”當作“嘔相”,白眼對之,冷嘲熱諷,他們說:“無法想象兩個大男人在一起親昵是怎樣的情景,簡直是肮髒、墮落,還說‘我愛你’‘寶貝’之類的話,太惡心了!”雖然大學校園是開放、新銳的衝鋒部隊,但異性戀一直掌握著愛情的皇權,唯我獨尊,一致排外,所以對同性戀者的排斥和恐懼仍然是漫山遍野,一山更比一山高。包括一些同性戀者自身,也常對月哀歎,痛心疾首,仿佛自己被惡魔纏身,要下十八層地獄才可解脫。他們在自我認同上,認為“我是有病的”、“我是變態”,有的人還試圖通過愛上異性來改變自己的同性戀傾向,他們中有人說:“我覺得我好像在吸毒,在犯罪,我是個十惡不赦的大混蛋!我要不斷壓抑自己、遏止自己的那個傾向。”還有人說,怕別人用怪怪的眼光看待我,就像在動物園裏看猩猩一樣。我絕對不會讓我的同學知道我的過去,不然我真沒辦法生活下去了。

另一部分大學生認為,同性戀是先天遺傳的,也可以成為一種另類的生活方式,是人性的一種解放,是每個人都可以也應當擁有的權利,並呼籲盡快給同性戀鬆綁,解除囚禁,還其光明自由之身。小琪說:“有人生來就會有同性戀傾向,這是一種自然現象,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如果把‘自然現象’看成‘醜陋’、‘瘋狂’,這不是一種科學的態度。我們應該尊重一切存在的狀態,存在即有其合理性的。”陳亮說:“同性戀和異性戀隻是一種選擇,隻要雙方自願,不傷害他人,是不應該被銬上道德和法律的枷鎖的。再說現在不是男女比例不平衡嘛,同性戀也許還可以解決這一社會問題呢。”持這一看法的“大同”,並不認為自己病入膏肓,而是為自己的性取向製作了一張說明書,並蓋上“合格”兩個大字,或者把自己的行為僅僅看作是一種自然的、正常的、可供選擇的生活方式。阿雷說:“我知道自己是同性戀後,沒有任何驚奇或彷徨。我想,這也許是上帝安排的,既然是命中注定,我何不坦然接受。除了性取向,我和其他人沒有什麼不同,根本不是怪物,也更不可能突然變成蜘蛛俠或者忍者神龜,我隻是向往有人和我一起去尋找我們的斷臂山。”

雖然時代不斷發展、文化的多元化特征日益明顯、人們的思想觀念也日漸開放,但“陰陽調和”“無後為大不孝”等傳統觀念仍然是社會的主流思想。雖然越來越多的人在心底為同性戀打開了一扇窗,理解和寬容的聲音也唱得響亮,但在法律和道德的層麵,同性戀的生存境地仍是極為艱難,可謂嚴重缺氧、供電不足。大學校園的整體氛圍也很難讓“大同”離開陰暗的“地下室”,安心地呼吸一口新鮮空氣,在陽光下伸個懶腰。“大同”不得不學習易容術,小心翼翼地隱藏自己的身份,就像走鋼絲一樣,任何外界的幹擾,都可能讓他們身敗名裂、墜入絕情穀底。

關愛“大同”,共創和諧

“大同”的存在已經成為一個客觀事實,雖然他們常常戴著麵紗,躲在無人的角落獨唱情歌,為“同誌難求”而自怨自艾,但是他們作為大學生群體的一部分,他們的心理狀況、生活狀況等各個方麵都應該被納入我們關注的視野,都應該在保護他們隱私的前提下被科學的引導。而大學生群體中的每一個人,也應正確客觀地認識同性戀,以積極科學的態度來對待身邊的每一位“大同”。

對於高校管理者和老師來說,開設同性戀的相關課程已經十分必要。一方麵要在戀愛、性心理課程中滲透相關知識,並融入反對性取向歧視的課程,為“大同”創造和諧的生存環境;另一方麵要引導“大同”正確處理好同誌間的關係,加強艾滋病預防知識的宣傳。2003年複旦大學首開先例,為研究生開設《同性戀健康與社會科學》選修課,得到同學們的普遍認可。一位藝術係的“大同”說:“如果在我們剛剛意識到自己的性取向不同於常人時,有人能傾聽並告訴我們同性戀是怎麼回事,有人能伸出雙手把我們從痛苦和自責的泥沼中解救出來,我們就不至於在煎熬和矛盾中度過寶貴的青春時光,我們就可以正確地麵對自己、麵對生活。”

對於大學生同性戀者來說,一方麵要正確了解自己、認識自己,正視自己的不同,不斷提高心理素質,克服自卑感;另一方麵要約束自身的行為,建立穩定的同誌關係,避免不健康的行為,不傷害他人,對自己的行為和選擇負責。在一些大城市,同性戀者開始自發組織社團活動,幫助Gay們消除心理困惑,倡導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北京拉拉(女同性戀者)沙龍、專門組織體育活動的LOGO俱樂部等等。“大同”可以通過參加或組織社團活動的方式,為自己創造一個釋放心靈、傾吐心聲的空間,促進自身的和諧發展。

對於其他大學生來說,同性戀者絕不是讓人望風而逃的“SARS”,也絕不是讓人七竅流血的鶴頂紅,他們也是正常的個體,隻是由於種種原因而在性取向上與我們存在差異,他們也應該擁有正常學習和生活的權利。我們應該尊重他們,理解他們,幫助他們,最起碼要保持基本的沉默,不指指點點,不去責怪他們,不用異樣的眼光朝他們投槍射箭。同時,我們不能抱著遊戲人生的態度去輕易涉足同性戀,也要避免由於好奇心理而去偷吃同性戀的“禁果”,否則很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

條條大道通羅馬,顆顆愛心構和諧。關愛“大同”,就是關愛我們自身;關愛同性戀,就是關愛我們賴以生存的世界!願我們在富饒的大地上和諧共處、健康成長,為你、為我、為我們,勾勒出百花齊放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