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總被無情惱,何必獨戀一枝花
校園視窗:我愛的人不愛我
這是網絡上的一個真實的故事,也許有一些浪漫,但對於主人公小帆來說,更多的是綿綿不斷的痛苦。
2003年,大二的小帆認識了17歲的大一新生小雨,第一眼看到她,小帆就認定這是自己一直等待的女孩。於是,他用了一個月觀察小雨,一天下午,小帆鼓起勇氣來到小雨的課堂上,在課間時候當眾向她表白,小雨被突如其來的熱情嚇得哭了,老師出麵請小帆離開了教室。
第二天,小帆印了六百封情書,發到各個宿舍樓。一夜之間,他追求小雨的事情成為轟動校園的新聞;第三天,小帆製作了巨大的海報表白自己的愛意,海報張貼到學校各個顯眼的地方,小雨變成了校園裏人盡皆知的人物。
小帆以為小雨一定會被感動,結果他無休止的表白行為卻徹底惹怒了小雨;小帆給小雨一封接一封的寫情書,可是全部都石沉大海;於是他每天到小雨教室門口守候,小雨每次都盡力躲避,甚至找來學校保安……
第一學期快結束時,小雨已經非常地討厭小帆,每次遠遠的看到他,都會如臨大敵一樣的躲開。在朋友的勸說下,小帆決定選擇等待,希望時間能改變小雨對自己的態度,於是整個下學期,小帆隻是靜靜的守侯著小雨,沒有再打擾她。
一年過去了,大二的小雨並沒有開始新的戀情,於是,看到希望的小帆又開始天天給小雨發短信,堅持了一個月,小雨終於回複了短信,希望雙方能冷靜友好的交往。高興的小帆發動了所有的朋友幫助他說服小雨,終於有一天,小雨第一次答應了與他見麵,這可是一年半來,小帆第一次有機會和小雨說話。可是,在短短的十幾分鍾的交談中,小雨堅定的表示:“我和你不合適,我們隻能做朋友。”此後,不論小帆怎樣請求,小雨就再也不肯和他見麵了。
小帆的內心始終無法從對小雨的愛戀中解脫出來,一年多的爭取與追求讓他筋疲力盡,麵對始終冷若冰霜的小雨,他找不到方法可以得到她的心,卻又舍不得放棄心中認定的“一生的最愛”。
絕望的他把自己的經曆發表在網絡上,希望可以得到別人的幫助和指導,讓他走出這個痛苦的泥沼。
誰都有過單相思
單相思又稱單戀,是以男女之間一方對另一方一廂情願的傾心與愛慕為特點的感情,甚至明知道對方不愛自己,也還要一味追求。單戀可分為兩種類型。
一類是無感單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暗戀”,一方不知道另一方的愛戀之情。這類感情中常摻雜著許多幻想,而且帶有一些偏執的成分,常發生在性格內向的大學生身上。在校園流行的文化中,也有不少以暗戀為題材的作品,比如那句廣為引用的——“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麵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中文係的茜茜一直暗戀院裏一位男生卻沒有勇氣表白,她在博客上訴說到:“明明是如此的深愛,卻要裝作若無其事;明明是如此的關心,卻要裝作毫不在乎;明明是如此的思念,卻要裝作心無掛礙!暗戀的感覺就像天上的浮雲一樣,若隱若無,而我的心也隨著那種感覺,漂浮在天涯……”
而另一類是有感單戀,就是你喜歡的人知道你的感情,但對方卻不愛你,這種單戀更痛苦。校園裏的青年男女都有著對愛情純潔執著的向往,每個人的感情不管是否能成功,都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所以,不論你是男生還是女生,如果你知道別人執著地愛著自己,而你確定自己對他(她)根本不存在愛情,那麼請你明確地告訴對方,這樣可以使對方及時丟掉幻想,找尋新的愛情方向。而有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是察覺別人對自己的愛慕時,雖然無意交往但不明確拒絕,反而曖昧不明,含糊其詞,這樣會激起並強化單戀者的錯覺,造成對方日後更大的痛苦,甚至可能會造成不可想象的後果。
大學生正處於20歲上下的青春年華,感情豐富而又愛沉緬於幻想,具有浪漫情懷又不善於自我控製,情緒與理智的不合拍便導致了大學生們容易產生熱烈、衝動、執著的“單相思”,這是一種渴望愛情的正常心理反應。
有些大學生為單相思感到害羞,其實許多人在這個年齡時差不多都有單相思的可能。如果你處在一種淡淡的、甜甜的單相思中,這是很正常的,隻是你需要把它控製在一個適度的範圍內。漸漸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個人的成長和雙方情況的變化,你最終都能從虛無飄渺的愛情幻象中解脫出來,同時獲得一段朦朧美好的回憶。
單戀的苦惱從何而來?
當你最初麵對單方麵的愛戀的時候,有些大學生會直接向對方表白,有的大學生則知道這段感情的不切實際而轉移方向,可是有的人則會沉迷於幻想之中,但是又不能采取切實有效的行動。他們的幻想中常常有誇大對方、貶低自我的傾向,加上他們現實生活中的怯懦,於是,單戀就成為了精神上的苦惱。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這種帶給一些大學生無法擺脫的苦惱的單相思主要產生於以下心理因素:
第一,個性特征:由於不自信,沒有勇氣去向對方表白心跡,並且擔心怕被對方拒絕以後難堪;有的大學生不能正確地麵對被拒絕的事實,要麼強迫自己堅持到底,要麼一蹶不振;
第二,認知偏差:有些陷入單戀的大學生非常希望得到對方的感情,在這種心理的支配下,把對方的言行舉止納入主觀需要的想象中,造成認知偏差,迷途不知返;
第三,信念誤區:有些大學生思想比較簡單,或者喜歡鑽牛角尖,他們認為這種對特定對象不顧一切的愛才是偉大的,不知道給自己多一些機會,對其他所有的人和事都失去興趣;
第四,幻想因素:在青春期的心理發展過程中,由於有的大學生對愛的需要一直受阻、受壓抑,所以到了大學這個渴求感情的階段,不適應正常的戀愛,而是自編自導一個玫瑰色的夢,在夢中滿足自己對愛和被愛的要求。
單相思是每個人都可能經曆的一種心理狀態,它本身並不算心理障礙,但對於心理發育尚不夠成熟的大學生來說,如果單相思如果得不到合理疏導與調適,思想會變得狹隘,嚴重的會導致性格扭曲和心理失衡。
非理性的“相思成災”
單相思發展到盲目的、非理性階段後的特征有:一、常常把對方的言談舉止納入主觀需要的軌道去理解,對方的無意的話語、表情,都會引起長久的興奮;二、自己認為已經在戀愛,所以常常獨自幻想,用想象的場景滿足心理需求;三,十分的敏感多慮,經常被失望、困惑、疑慮、焦躁的情緒所控製;四,日漸增加的自卑感,麵對喜歡的人會產生極度的緊張和不安,以至舉止失常;五,因為期待回應而長期處於急切和焦灼之中,更有可能因為感情壓抑出現抑鬱的前期征兆。
在北方某大學的心理谘詢中心有這樣一個案例:
小宋幼時曾經左臉被燙傷留下疤痕,他在與人交往時總是感到不自在,性格一直比較孤僻。進入大學以後他比以前更加自閉,出現了輕度抑鬱症狀。大二時,他在學校圖書館閱覽室認識了一個女生,他對那位女生產生了強烈的愛慕,於是向對方表白,但是遭到了該女生的拒絕。
此後,小宋的抑鬱症狀日益明顯,某天早晨,小宋在床上遲遲沒有起床,宿舍同學上前催促時發現他已接近昏迷,旁邊還放著裝安眠藥的空盒子。同學們立刻請來輔導員一起將其送往醫院搶救,一個多小時以後,小宋才清醒過來。其後,他開始接受心理專科治療,並在學校定期參加心理輔導,逐漸將情緒恢複到穩定狀態。
心理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在某些大學生單相思導致出現心理問題的案例後期,會產生失望、怨恨、自卑、固執、悲傷等多種情緒,輕者導致強迫性神經問題,重者導致憂鬱症,“相思成災”的案例更是不少出現。
天涯何處無芳草
如果你陷入單相思之中,作為處在戀愛年齡的大學生來說,向意中人明白地表達愛慕之情是最直接方式。表白當然不會總是成功的,可能會出現的幾種結果有:接受、勸慰、拒絕或者漠視。如果對方勸慰你放棄或者直接地拒絕,把它當作人生必經的一次磨煉和情感體驗吧!那一瞬間雖然痛苦,但是在你哭過怨過之後,你會知道這並非世界的末日,地平線那邊升起的太陽又會照亮全新的一天。
如果你遭到拒絕以後仍然不能放棄對他的愛慕,那麼你必須運用理性思維,嚐試著重構自己的認識。
舉例來說,一個大學女生在被愛慕對象拒絕時可能會這樣想:“和他在一起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可是現在他不接受我的愛,我成為這世上最可憐的人!是不是我太難看、沒有吸引力,他寧可單身也不選擇我?”這種嚴重缺乏自信的邏輯,就是難以恢複理智與自信的症結所在。這個女生應該這樣想:“他確實很優秀,但我也不錯啊,總有一天我會比他更有魅力!這段時間為了他我已盡我所能,不應該再為他忍受折磨和自我懷疑,不能和他在一起沒有關係,我會找到比他更好的人,我會過得更幸福!”
最後,如果有各種各樣的原因讓你無法向對方表白,那麼,也請你不要把痛苦長期埋在心底,獨自品味,使自己長期陷入苦悶和煩惱中。向朋友傾訴一下吧,減輕心靈上的負荷,你會感到自己沒那麼寂寞,會感到輕鬆一些的。感情的包袱怎麼能一直扛在心上?嚐試著放下重擔,和朋友一起參加感興趣的運動吧!運動能消耗淤積在心中的能量,讓你呼吸到最新鮮的空氣,讓你從情緒的低穀走出,找到大學生活中更多的樂趣所在。
蔥翠校園,莘莘學子,每個年輕人都擁有愛和被愛的權利,你的生活中有許多幸福的機會需要把握,你要學會用心尋找通往愛情的方向。這世界上並不存在著天造地設的一對,在一個人那裏失去的愛情,也許可以在另一個人身上重新找到,正所謂“天涯何處無芳草”!
當你的鑰匙打不開一座愛情國度的大門,你要回學會轉身尋找,或者登高遠眺,也許不遠處,就是一條通往愛情玫瑰園的幸福之路!
相愛容易相處難
校園視窗:最熟悉的陌生人
哲學係的譚誌個性散漫,經常逃課,但是寫得一手好字,是係裏有名的“書法家”。那天他去上一門選修課,發現有一個女孩發言時的聲音特別好聽,柔和清越,打聽之下才知道她就是中文係的一個師妹,文章寫得很好,叫做蘇蘇。
譚誌開始製造機會接近蘇蘇,兩人成為了朋友。放寒假蘇蘇要回浙江,春運車上的人那麼多,譚誌不放心她一個人走,幹脆上車一路把她護送到了家門口,但沒進家門。開學後,兩個人的感情日漸升溫,終於成為戀人。
為了讓蘇蘇高興,譚誌開始強迫自己改變一些生活習慣,比如剪掉長頭發改梳平頭,不再睡懶覺而是陪蘇蘇跑步,很少出去喝酒還堅持每天喝蘇蘇給他訂的牛奶……雖說譚誌自己不是很喜歡,但看到蘇蘇明媚的笑臉也就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