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行程最後一天,導遊因故送不了團,怎麼辦?

答:在行程基本結束,隻剩下最後一個送站環節時問題不大,但也需畫一個圓滿的句號,可以跟旅行社說明情況,重新安排送站人。如果來不及調派人員,導遊隻能臨時尋找自己的同事、同行幫助,接替工作。當然,為了帶團工作的完整性,不是特別緊急的情況下,導遊應該堅持站好最後一班崗。

14.到機場後遊客發現自己的行李不見了,導遊應如何處理?

答:應讓遊客仔細回憶行李丟失的每一個環節,然後開始查找,旅遊車上、酒店、其他團友是否拿錯,如果確定丟失,應分清責任,是遊客自己不慎丟失的後果自負,但需要了解行李中是否有影響登機的身份證及貴重物品,在不影響整團登機的情況下,應協助辦理報警、身份證補救等事宜。如果是酒店行李員、司機等不慎將行李丟失,應由旅行社出麵令其承擔全部責任。

15.遊客要谘詢下一站旅遊情況或者預定下一站的車次、酒店,導遊應怎麼辦?

答:關於下一站旅遊的情況,導遊應盡可能將自己知道的信息告之遊客,如果確實不清楚可以讓遊客再具體谘詢下一站的導遊,關於定車、定房,不在導遊職能之列,告之遊客向目的地接待旅行社求助。

16.遊客忽然在送站路上病倒,導遊應怎麼處理?

答:首先應確定病情,如果是需要急救的病,要征求隨行家屬或領隊的意見,經商定同意留下救治時,安排團隊中相關成員留下陪同前往就近醫院,導遊仍繼續送站,但需說明所有就醫及相關費用自理,且已經產生的旅遊相關費用不予退還;如購買相關保險的則依照保險公司相關規定解決。

17.到了送站目的地,遊客發現自己的手機丟在賓館了,導遊應怎麼辦?

答:導遊得知後應立即打電話回賓館,然後撥打丟失的手機號碼,查找線索,如果仍在賓館,但這時不可能回去拿,讓賓館工作人員保管好,通過各種方式,例如郵寄、轉交等歸還遊客,但所產生的相關費用由遊客承擔;如果不在賓館,則讓遊客仔細回憶細節,盡可能提供幫助,但由於係遊客自身原因導致丟失,所以責任自負。當然,導遊應顧全大局,在不影響為全團遊客辦理離站手續時,提供必要的幫助。

18.送站前,全陪與地陪在利益方麵發生矛盾,應該怎麼解決?

答:首先應該本著同行合作精神、行業慣例友好的商量解決,作為全陪要全程督促、配合地陪的工作,地陪應根據同行業或旅行社的規定合理分配利益,如果是地陪私扣利益,全陪可以向組團社彙報,由雙方旅行社來解決,但全陪也不能利益熏心,對地陪提出不合理要求。另外,切不可當著遊客的麵解決類似的矛盾,即使私下鬧得不愉快,在遊客麵前一定要表現出友好、和睦。

19.送站過程中,遊客挑出種種理由要扣團款,導遊怎樣應對?

答:導遊帶團不能將問題遺留到最後,應該當時、就地解決,且與遊客隨時溝通,征求意見,以便及時處理和調整,但如果在接待質量沒有問題的情況下,是遊客無理挑剔,導遊要作及時和鎮定的安扶工作,以理服人,不要與遊客爭執甚至動怒,這樣反而不利於問題的解決,必要的時候請旅行社負責人出麵協調,盡量維護旅遊業自身利益。

20.行程即將全部結束,遊客要求導遊將每位分別送到目的地,導遊應該怎麼做?

答:通常情況下,在旅遊合同內都有約定出發及返回的具體地點,導遊應按照事先簽定的合同實施,如果沿途經過某些遊客的目的地,可以安排在方便的地方停車,但如果有的遊客住得比較遠,需要繞路,導遊在致完歡送辭後可以這樣婉轉的說:“接下來我將按照合同商定的路線將大家送回目的地,如果中途有需要下車的遊客提前告訴我,如有不在我們統一的目的地的遊客請提前讓家人來接或者打車回去,因為在把大家送到位之後,我們還有後續工作仍要進行,況且司機為我們一路駕駛非常辛苦,需要盡量早些休息,感謝大家的理解和配合,希望我們能再次合作!”

[經典案例]

[案例1] 汗水揮灑機場, 感動國際友人

[案情] 八月,西藏導遊卓嘎接待了來自泰國曼穀的聯合國團。在西藏的整個遊覽是順利而開心的,可最後一天送機,當團隊進入機場時,眼前的一幕讓大家大為驚詫:候機大廳內外滿是擁擠的乘客,秩序相當混亂,卓嘎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擠到問詢處,得知有四個航班已經取消(包括我團隊的航班),目前還有昨天滯留的乘客。當時,卓嘎腦子裏唯一的念頭就是: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作百分之百的努力,她來到客人麵前鎮定地說:“航班可能會延誤,但請你們放心,我會盡最大努力讓你們及早返回。”繼而卓嘎得知團隊中有五人需乘當天航班從成都返回曼穀,餘下的留宿成都一晚,並且要參加一個重要的國際性會議。國際聯程需優先考慮,於是,她拿著聯程機票穿過擁擠的人群,找到機場值班主任那裏,爭取到還有二十分鍾就要起飛的機位,順利地將這五位遊客送至安檢。為了盡量不耽誤她們的會議,卓嘎仍再接再厲。但那時已近中午,航空公司已為滯留乘客備好午餐和休息處。因為不通,卓嘎為她們一一作安排,等把她們安頓好,又一次來到機場大廳,帶著客人的外交護照到處奔波,尋找負責人,請求給予最大幫助搭科最近的航班。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小時後有一趟航班僅剩7個座位,如果機艙溫度允許可再加4位乘客,等到離起飛還剩下半個鍾頭時,得到通知可以加4位,就給了她三個!成功了!當卓嘎奔跑著來到客人休息的房間說,“現在,我們可以走了!”所有的人臉上都露出歡喜和感激的笑容。在幫客人辦理行李拖運手續時,團隊中一位年長的阿姨好像突然想起什麼,將已放在拖運通道上的行李又吃力地拿了下來,拱形一個夾層掏了許久,才掏出一頂紅色的帽子,徑直將它交給卓嘎,說道,“這個送給你,留作紀念!”卓嘎接過那頂印有“UNITED NATIONS”字樣的帽子,感覺沉甸甸的。

[點評] 航班延誤、變更或取消,在導遊帶團過程中時有發生,這是送站中一個重要環節 ,也是團隊能否圓滿結束的關鍵。遇到此類情況,導遊不能將遊客送至機場就了事,必須根據具體航班情況負責將遊客安排到底。上述案例的處理就顯得靈活而誠懇,一方麵要不被當時的情形壓倒,靈活機智地處理和解決;另一方麵讓遊客感覺到導遊的敬業精 神和誠懇的態度,既而產生信任和感激,最終圓滿地將團隊送回。在這裏,導遊的責任心非常關鍵,責任心強的導遊必定得到遊客的肯定和讚許,試想,一個不負責的導遊怎 能將一個團隊帶好,又怎能讓遊客感到滿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