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神機(2 / 3)

王震一笑,帥旗一揮,全軍出擊。

五萬大軍先是六千騎兵衝鋒,先殺向北燕部隊。左右兩翼各是一萬步兵,中軍是兩萬步兵,四千騎兵殿後。

對付四千人,這贏得太輕而易舉了。

王震心中是這麼想的,卻不敢大意。一個大將的直覺告訴他,其中定然有什麼變故。

變故這就來了。

隻見這四千人並不進攻,也不撤退。

約有一千步兵向北魏大軍左翼移動,剩下的三千騎兵原地不動。

一匹白馬在騎兵中衝了出來。

一員銀甲小將軍提著一杆銀槍衝向北魏大軍。

他身後背著一杆血紅色秀龍大旗。

如同一點流星一般,殺入北魏大軍之中。

王震在中軍坐陣,隻看前方衝鋒的騎兵之中有一部分開始有些混亂。就看見一匹白馬馱著一員銀甲小將,如入無人之境。竟然突破了前方的六千突擊的騎兵,直接殺向他的中軍。

一身血染的銀甲,這一刻竟是那樣的恐怖。

“來人!將其拿下!”王震高吼道。

幾員將軍紛紛帶上幾百人攔住那員銀甲小將。

那銀甲小將一抖手中銀槍,猛抽戰馬。戰馬一聲嘶鳴,衝向所來敵將。

王震在遠處觀看,心中瞬間涼了半截。

那幾員將軍已經紛紛被那杆銀槍挑於馬下。

那個如同九幽邪魔一般的銀甲小將已經衝到了王震近前。

於此同時,後燕的一千名步兵由一員猛將帶隊,衝進了北魏的左翼。

誰都沒見過這麼猛的猛人!

後燕那一員猛將,獨臂掄起北魏士兵,將其當做武器。一瞬間將左翼的士兵打的抱頭鼠竄。

左翼大亂。

但是,這一路步兵並不是單單打亂左翼北魏士兵的。他們是一群不顧後路的狼。

他們隻有前進,沒有後退。

在左翼大亂之後,他們直接衝向右翼。

就那麼明晃晃的在北魏中軍麵前從了過去。

沒人阻攔。

因為,也沒有人能夠發號施令了。

王震,北魏名將。拓跋圭手下愛將,現在已經被那一員銀甲小將用銀槍挑於馬下。

“噗!”

一杆秀龍大旗狠狠的插在王震的身上。

那銀甲小將高吼道:“龍旗起,賊寇滅!”

後燕的將士一見敵軍中軍豎起了一杆血紅色的秀龍大旗。不約而同的的喊道:“龍旗起,賊寇滅!”

響徹雲霄。

戰馬嘶鳴,猛衝向北魏前來衝鋒的六千騎兵。

現在可以這麼形容一下北魏軍隊的形勢。剛開始列隊整齊,有攻有守十分分明。但是有後燕那一千如同妖魔一般的步兵攪和,打亂了整體的布局。再加上那一員銀甲小將將王震槍挑於馬下,中軍大亂。就剩下前鋒六千人馬還有些陣型,不過與後燕的士兵一接觸之後就不是那樣了。

一觸即潰。

北魏士兵迅速潰散。

當然了,這有一位叫慕容安的銀甲小將斬殺中軍領導一部分責任。還有一位叫赤狸的獨臂猛人帶著一千虎狼步兵猛攪和左右兩翼部隊的責任。當然了,還有一位冷箭愛好者那個鬥雞眼大羅鍋支離的責任,這位冷箭愛好者拿著一張棗紅硬木弓,搭上三棱透甲錐,瞄準北魏的各個大大小小的領導,一箭一個。

北魏瞬間潰散。

四千人,竟然能把五萬人打的潰不成軍。

北魏大軍向範陽郡方向撤退,正中了燁先生的猜測。

大軍未到範陽,就被一天險攔住。

燥水。

後燕將士早以準備好了對付北魏大軍的武器。

河堤。

早在五日前,燁先生就吩咐後燕士兵將落坡嶺位置修築河堤,硬是將水位抬升了三丈有餘。

此時,北魏士兵要是知道有修築河堤這一事,他們是絕對不會渡河的。

可惜,他們不知道。

永康三年五月十三。

安決落坡嶺,燥水泛,水淹魏軍萬餘。

永康三年五月二十,蘭汗軍徐正倫因糧草短缺,撤回龍城。

慕容盛大喜,命慕容安乘勝追擊,追殺徐正倫軍。

慕容安率軍追殺徐正倫百裏,斬萬人。

可憐的徐正倫被慕容安一直追殺到遼西郡。

正當慕容安節節勝利的時候,一個壞消息傳來。

永康三年五月二十六,幽州陷。

北魏拓跋圭手下猛將康蘭率十五萬大軍三日便將幽州攻陷。守軍四萬餘,僅剩千餘人。

慕容盛攜家眷及衛士一千三百餘人,逃往北平郡。

可惜,被康蘭大軍追上。

慕容盛被逼無奈,帶人跑上了一座叢林茂密的孤山。希望能逃過北魏追兵。

康蘭並沒有搜山追殺慕容盛,反而派自己十五萬大軍將這座孤山圍個水泄不通。

慕容安的大軍此時也秘密趕到了。

慕容安在中軍大帳內一籌莫展。

怎麼去營救慕容盛?思考了半天,他隻有一個答案。

偷營。

沒有別的辦法,自己的三千三百餘人麵對的可是對方的十五萬人!

而且還要贏!

還要有打贏後繼續打的本錢。

支離走進了中軍大帳,單膝跪拜道:“主上,前方探報。”

“呈上來。”

“是。”支離將一塊樹皮遞給了慕容安。

慕容安看了看這塊樹皮上的幾個字,又將它遞給了赤狸,吩咐道:“赤狸,念給先生聽。”

“是。”赤狸接下樹皮,看見了樹皮上的幾個字後,猶豫了一下。思量了片刻,將它們念了出來。

“王師山中,魏圍之,欲焚。”

燁先生聞聽先是點點頭,而後一笑。

“先生因何而笑?”慕容安問道。

“老夫,想問公子,在未得此報之時,公子可是想偷營?”

“是。”

“在得此報之後,公子可是還想偷營?”

“是。”

燁先生點點頭,“公子與老夫想法一樣。主公被圍,十五萬虎狼之師。不出奇製勝,難以退敵。但,老夫有一計,不知公子可願聽否?”

“願聞其詳。”

康蘭為了表現自己是一個君子的風範,就給了慕容盛一個投降的機會。

勸降書很簡單,六個字。

五日不降,焚之。

圍而不殺,不是目的。目的是抓活的,抓不到也不親自出兵。一把火就能解決的問題,幹嘛還要大動幹戈呢?

於是,北魏士兵的日程安排變成這樣。

永康三年六月初五,守住營地,防止突圍。

永康三年六月初六,守住營地,防止突圍。

永康三年六月初七,守住營地,防止突圍。

永康三年六月初八,守住營地,防止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