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手術麻醉可能發生意外。
③手術時可能出現大出血,或損傷腹內器官。
④術後可能發生泌尿、心血管、呼吸等係統的合並症,也可能發生子宮切口愈合不良。
⑤術後子宮及全身的恢複都較慢。
⑥剖宮產的新生兒,可能發生呼吸窘迫綜合症。
由此可見,剖宮產並非萬無一失,絕對安全。做剖宮產要慎重,盡量爭取自然分娩。
那麼,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做剖宮產術呢?產婦明顯的骨盆狹窄:軟產道狹窄或有瘢痕;盆腔內或子宮壁上有腫瘤;前置胎盤或胎盤早剝;35歲以上高齡初產婦,還有分娩過程中產程停滯;子宮先兆破裂等情況都需要做剖宮產術。
另外,胎兒發生宮內窘迫:胎盤嚴重功能減退,胎兒缺氧;臍帶脫垂,但胎心好,短時間內不能自行分娩;胎兒過大:胎位不正等情況也需要做剖宮產。
當然,上述條件並非絕對,可能還有其他意外,須做剖宮產。但是否做剖宮產,須聽醫生指導,不可任由個人意願決定。
臀位並非都要做剖宮產
臀位俗稱“立生”或“坐生”,指分娩時胎兒的足或臀部先從陰道娩出,是異常胎位中最常見的一種。在妊娠6~7個月時,臀位比較多見。8個月以後,多數都能自行倒轉為頭位,如果分娩前仍未轉為頭位,即為臀位。
那麼,是否臀位時分娩先露部位一定是臀部呢?不是的,臀位可以分為三類。
①單臀位或腿直臀位,即胎兒的雙髖關節屈曲,雙膝關節伸直,隻有臀為先露部分。這種情況發生比較多。
②完全臀位或混合臀位,即胎兒的髖關節及雙膝關節均為屈曲,先露部既有臀又有足。這種情況也比較多。
③足位,即先露部為一足或雙足。
胎體中,頭圍比臀圍大,頭先露分娩時,可有充分的時間使胎頭塑形,以適應骨盆的內腔而娩出。當胎頭一經娩出,胎體其餘部分也隨之迅速娩出。在單臀位和完全臀位時,先露部如已降至陰道口並外露時,子宮口多充分開全,這時,如使胎兒臀部和頭部按一定分娩機理轉動,可減少臀位的圍產兒死亡率。但在足先露時,即使在陰道口看到胎足時,子宮口也未必充分開全,這時須堵臀,不使胎足脫出於陰道口之外,直到胎足和臀均已降至陰道口處,子宮口完全開大,才可按完全臀位分娩的方法全部娩出胎兒。所以,足位對分娩較為不利。但是,隻要處理得當,也會順利分娩。
那麼,在什麼情況下,臀位需做剖宮產呢?如果產婦骨盆狹窄;胎頭偏大、胎頭後出有困難;產婦有內外科合並症;有難產史;35歲以上的高齡產婦;宮縮力弱;產婦精神緊張等,需要做剖宮產。但這些都要由醫生在產前根據產道、母體、胎兒的各方麵情況綜合考慮,再決定是否需要剖宮產。
在分娩過程中,胎兒的狀態也非常重要。如果胎心不好,胎兒在宮內窘迫,就須盡快做剖宮產。
分娩過程中的技巧運用
分娩時呼吸技巧的運用
①第一產程早期。宮縮很輕微,你可以在整個宮縮期間做深的均勻的呼吸。對宮縮不要緊張而應做出歡迎的反應,對每次宮縮都要做均勻而緩慢的呼氣。
②第一產程後期。開始呼氣,然後在宮縮中進行一點不需下半身出力的輕輕的短促呼吸。當宮縮過後深吸一口氣鬆弛一下,以對自己及周圍的人做出宮縮已過去的信號。
③過渡階段。試著采用口呼吸,但要注意,不要換氣過度,以免身體缺乏二氧化碳。你如果覺得頭暈眼花,你的接生助手會在你呼吸時用手作杯狀蒙著你的口、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