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做好分娩前心理準備。
(3)準備好產時和產後所需的一切物品。
(4)注意臨產征兆,防止早期破膜。
(5)護理好乳房,以便產後進行母乳喂養。
(6)注意預產期,防止過期妊娠。
(7)繼續做好各種胎教。
(8)每周去醫院接受孕前健康檢查。
胎兒狀況
(1)體格
身長約50厘米,體重在2.5千克以上。
(2)外表
大致上已發育成熟,模樣與嬰兒十分類似。臉部大小約為身長的1/4。
(3)胎動
接近分娩時,胎動會逐漸減少,但仍持續活動。一般要等分娩到達相當進度,才會完全不動。
(4)胎盤
重量約500克,一般都附著在子宮的上方(底部)或側麵。如果附著的位置接近子宮口,就會造成早期出血的現象。
(5)姿勢
頭部位於骨盆的入口,呈現待產的姿勢。
孕母狀況
(1)孕母的生理變化
①子宮的變化
這個月孕婦已近臨產,胎兒順著骨盆口下降,子宮底的位置也跟著回落,胃和心髒所受的壓迫減小,食欲會有所增加,由於腹部壓力減弱,呼吸也比上個月容易了,孕婦渾身變得輕鬆起來。但是,由於子宮對膀胱和直腸的壓力增加,因此排尿次數會增加,而且容易出現便秘。此外,肚子也會有發脹變硬的感覺。
自懷孕開始到現在,孕婦的子宮纖維長了幾十倍,而且越來越粗,使得子宮彈性不斷增加。子宮壁靜脈也變得非常粗大,它能迅速地將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血液運回心髒進行處理加工。子宮頸在懷孕前是比較堅硬的,現在變得非常柔軟、光滑而堅韌。在胎兒娩出時,子宮頸口可從正常的2厘米一下子擴大到10厘米。
到了預產期,子宮容積可達4~5升,高度約32厘米,寬約24厘米,重量約1200克左右。孕婦的腰部出現鈍痛,出現臨產的各種征兆。
②乳房的變化
乳房也在迅速的發展,現在它已做好了哺乳的一切準備。在孕婦體內的催乳素(一種雌性激素)的作用下,它在生產後第3天就可以給新生兒喂奶。
③骨盆的變化
骨盆的各個關節在不斷鬆弛。這樣,在生產時骨盆可以拉寬好幾厘米,使胎兒能順利地降臨人世。
④陰道的變化
這時孕婦的陰道纖維也會變長,彈性在逐漸增加,陰道壁愈加柔軟了。由於這一區域直管的擴張,陰道和外陰會因為充血而略帶紫色。同時,陰道的分泌物也會增加,以便胎兒順利地通過。
(2)孕母的心理
隨著胎兒一天天臨近生產,孕母的身心負擔越來越重。孕母在期待孩子出生的同時,會擔心分娩是否疼痛、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產、孩子生下是否健康、奶水是否充足、如何養育孩子等問題。這種緊張的心理負擔,如不加以及時疏導,就會產生憂鬱的心理障礙。憂鬱主要表現為情緒不好,常為一點小事不稱心而感到委屈甚至落淚,煩躁焦慮,睡眠不好。
這時,預防憂鬱的心理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建議,當孕婦在孕末期出現憂鬱心理時,丈夫、家人及孕婦本人要有足夠的認識,盡量早作心理準備,主動排遣憂鬱情緒。盡量打消孕婦不必要的擔心,把孕婦所擔憂的問題盡早解決,讓孕婦消除對生產的恐懼和緊張。在妻子情緒不平衡時,丈夫要全力照料好妻子的生活,盡量耐住性子順應妻子的情緒,以寬容來包容妻子。
隻要丈夫和妻子共同努力,克服不利於生產惡劣情緒,就一定能平安度過分娩的關口,迎來健康、可愛、聰穎寶寶的誕生。
飲食起居
(1)生活起居
①淋浴
此期有的孕婦已經分娩,分娩後的產婦在洗澡時要注意:剛剛分娩的孕婦,若會陰部位沒有傷口,身體疲勞已經恢複,隨時都可洗浴,但洗浴時間不宜太久,每次5~10分鍾為宜,水溫要適宜,衝洗後丈夫應該幫助產婦趕快擦幹身體和頭發,及時穿好衣服,以免受冷後引起肌肉、關節酸痛。不要洗盆浴,避免髒水流入陰道而引起生殖器官的感染。產後體質較虛弱的孕婦最好先不做衝洗,讓丈夫用溫水進行擦浴。
②睡眠
此期的孕婦還是要采用左側臥位的姿勢睡覺,此種臥位可糾正增大子宮的右旋,能減輕子宮對腹主動脈和髂動脈的壓迫,改善血液循環,增加對胎兒的供血量,有利於胎兒的生長發育。由於身體沉重加重了腿部肌肉的負擔,會使腿部抽筋或疼痛,所以睡覺前可以按摩腿部或將腳墊高。另外此時由於馬上要臨產了,很多孕婦在精神上有很大的負擔,所以會導致失眠,這時不必為此煩惱,要減輕心理負擔,用積極的心態去麵對分娩,如果實在睡不著,可以看一會書,轉移一下注意力,心平氣和自然能夠入睡。判斷預產期是否已過,然後做B超檢查胎兒的成熟度,如果確實已過預產期,胎兒也已成熟,繼續發育,可能過大造成難產或引起窒息,所以,需請醫生幫助盡快分娩,早日結束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