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健全工業一續(1 / 2)

如果基地生產更多的這樣的開挖機,那麼所有的公路和鐵路就不是難事),這樣的規劃確實看上去是異想天開,但有開挖機這樣的工程利器,無論鐵路還是公路,除必要的橋梁外,其實最主要的施工隻剩下鋪設路基而已,所以難度不在裏程長短,而在於能集合多少勞力。

勞動力現在西南地界有三百多萬的中南半島的王公貴族和土豪劣紳等人在修建,人員多少基地都不怕,沒有了可去其他地方俘虜就行了,北方馬上就要想更北地方延伸,沙俄人和中亞的那些戴白帽子(白人)的也是不錯的選擇,他們都是個好的修路工,而且基地很多地方依照參考後世資料確定的網絡規劃圖,分區段同時展開施工,相信要不了幾年就可完成交通建設。

相對鐵路,修築公路反而比鐵路慢,鋪設公路比鋪設鐵路的工作量大很多,胡斐覺得鐵路裏程可能遠超出規劃,公路裏程則隻有勉強達成的可能。在開挖機的作用,不僅在於挖掘隧道及平整道路基麵,另外還可以將各類物資,根據區段需求,直接轉運到目標區段,這當中省去的工作量簡直難以計算。建設鐵路及公路,石子、鐵軌、枕木(鋼筋砼枕木)、瀝青、水泥應該說是需求量最大宗基礎材料。

修公路需要的瀝青根據基地煤化工產業得到,現在基地有十五家,每一家的產業基本上滿足現在修路進度,但是要在這樣的兩年裏修這麼多公路,需要瀝青可是要天量數量啊,看來後麵的新增加的化工廠是有必要的,加上瀝青路可以再後麵鋪裝,等有瀝青後再來鋪裝也不遲。

這一項可以滿足;枕木、水泥、鋼軌等,胡斐要求全部用水泥軌枕,現在基地的鋼鐵產量和水泥產量多多有餘,這一項也不是太多要求,這三個來源,基地的工業基本上可以滿足。石子這一項,基地更是不擔心,基地有的設備來滿足要求,也沒大問題的。

接下來羅天明說的也近乎天方夜譚:兩年計劃第四個突出特點,是城市化進城將同時啟動。在兩年內,要求所有的省會城市建成七十至一百萬人口特大都市,要將地級市建成三十至五十萬人口的大城市,然後再形成一批十多萬人口的中小型的縣級城市及萬多人口的鄉鎮。可以想象,基地必然需要從中原地區的山西、山東、河南、安徽、江蘇征集很多的人力,這些人進入北方,想必是不願回原省的,這樣一來,就需要安置好他們,城市計劃有助於解決這個問題。另外,人口集中有利於實施教育、醫療等社會服務計劃,同時有利於民眾積累財富,活躍經濟。農村人口的減少也有利於封山育林、沙漠種樹等保持水土和控製沙漠的擴張進程,還要從北海開通渠道引水到蒙古地區,改變北方的惡劣氣候。

至於糧食保障,基地將在更適合的地方(東北和西南的中南半島)建立農墾區及糧食基地,施行統一的農場管理,相信足以保障供應。鄉村莊農業,基地建立小型農場及合作社,小型農場由村鄉級政府開發管理,合作社也由基地為主導。安排農業生產,統一提供農機、農資及訂單農產品服務,並在農戶出外務工時,提供土地托管服務,防止拋荒。

為保證交通及城市計劃完成,基地將新增加十五家工程公司,在基地交通部的統管下組建南北各4個路橋公司及中原路橋公司,再分別成立鐵路南北管理運營公司、橋梁公司及一批城市建設公司。計劃完成後,鐵路、公路所有權將轉交基地(中央),城市城區管理權也將移交政府,但城市建築將交由新組建的一些置業公司、地產公司經營。城市規劃反而比交通規劃讓人能夠接受,有烏魯木齊、庫倫等的例子在,建造一些城市,隻要有足夠的人力、設備及物資,難度並不是很大。說到人力,現在各處都在大踏步的征伐,有的是人力資源,整個滿清漢人差不多超過4億多,加上俘虜中半島、中亞和沙俄的人就差不多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