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斐隻是根據後世各項工業發展成果,結合現階段基地的發展方向,並與基地的幾大主要人討論,經過大家探討和工業布局,做到不要重複建設,資源達到最大的共享的原則下,給人留說明意見的時間,直接商討一個星期才得到全麵產業布局方案,在召開基地集體大會宣布會議進入華夏各點的工業設施建設方案,也是本次會議最重要的環節,由羅天明公布基地集團改組計劃及兩年期的各地建設計劃,因為有前期工業建設基礎,所以在以前工業建設地方沒有的增加上,沒有的全部新建,加強人才培養的力度,爭取在2年內培養更多人才,滿足基地的發展。
台下的人百分之百隸屬基地集團,見改組計劃就要當場公布,立即專注起來,洗耳恭聽。會場內,除了羅天明的語聲,再無半點雜音。
羅天明宣布道,根據4年前的召開會議上做如下變動,把原來的基地改為帝國,召開立國大會,參加人數達到1354人,各個職能部門不變,增添國號,增添各省的機構組織和人事安排,建國號為‘華夏帝國’;國旗:藍底九爪紫金龍旗;帝國年號:華夏1990年(秦始皇統一華夏的第一年為華夏1年),帝國首都:陝西長安;帝國元首:胡斐;帝國長老院院長:苗人鳳;帝國總理:平四;帝國副總理:羅天明;帝國情報部部長:鄧正勇;帝國國防部部長:胡斐兼任;帝國總參謀長:將天生(基地培養);帝國教育部部長:楊光忠;帝國科技部:南蘭;帝國科學研究院院長:麥起(由基地培養的先天高手,也是高級科學家);帝國外交部部長:李豎立;帝國衛生部部長:藥王;帝國外圍安全部部長:朱文波;帝國監察部部長:羅傑;帝國財政部部長:彭雲;帝國審計部部長:吳金平;帝國後備兵役部部長:邱金平;帝國規劃建設部部長:羅雙福;帝國交通部部長:葉弘;帝國農業部部長:鄧安微(基地培養成為先天高手,也是高級生物學家);帝國防疫部部長:慕容景嶽;帝國總醫院總院院長:薑鐵山;帝國商務部部長:張曉明;帝國工業部部長:肖萬華;帝國建設部部長:毛天勁;帝國水利部部長:王誌華基地培養的水利科學家);帝國物資調運部部長:楊平。
直隸省(北京、天津、唐山和山海關等地區)省長:嚴冬雪;帝國河北省(包括察哈爾等地區除去直隸省外的地方)省長:劉同兵;河南省省長:吳剛;山東省省長:劉正福;山西省省長:羅蕭峰(山西省包括後世寧夏北部,南部並入陝西省);陝西省省長:帥靜東;甘肅省省長:孟誌喜;青海省省長:馬天林;西域省省長:買提拉;遼東省省長:王進寶;黑龍江省長:高兵;興安省省長:孟德朔;(興安省是後世的外大興安嶺和庫頁島等地,麵積和黑龍江差不多);東蒙古省省長:阿巴太(蒙古人,經過基地培養的行政人才)(把後世內外蒙古從中間分開分為東西兩個省,東蒙古省省會在錫林郭勒,西蒙古省會在庫倫),西蒙古省省長:布庫爾(蒙古人,經過基地培養的行政人才)。。。。。。緬甸省省長:王德全(後世緬甸國家);越南省(後世的越南南部和柬埔寨等地)省長:後天林;越北省(後世越南的北部和老撾等地)省長:阮天德;萬象省省長:尤齊暢。總共33個省,羅天明把華夏的各個省的政府一把手全部講了一遍後,要求他們在基地給出的名單裏挑選各自的政府班子,把各班子的隊伍建齊健全。
省級政府主要機構有:省級眾議院、省法院、省檢察院、省民政部、省教育部、省交通部、省警察部、省工商稅務部、省工農業部和省政府辦公室等組成。縣級機構有:縣法院、縣檢察院、縣教育部、縣民政部、縣交通部、縣警察部、縣工商稅務部、縣工農業部和縣政府辦公室等組成,縣級不設立眾議院,全省隻有省級才能設立眾議院,每3年選舉一次,由省政府牽頭,中央監視來進行選舉。省級各部要受到省政府和中央對應的部室雙控,縣級各部要受縣政府、省級和中央對應各部室三重監控。
根據上述各省的省長在基地給的行政人才中組建省政府機構,等待基地統一華夏時候,各省政府根據組建的省政府班子,各自在基地培訓的行政人才中組建縣級、鄉一級的行政人員,村寨一級有當地人自我選舉產生。各級班子人數有限製,不能超編,否則就當以貪汙行賄,村一級編製3人,鄉一級(包括鄉警察5人等)編製共14人,縣一級編製(正縣長一名,副縣長兩名,警察100人)編製188人,省級政府除了眾議院和警察與武警2000人外編製共783人,設立省長一人,副省長5人,省會城市按照縣一級編製,其他的大城市一樣按照縣級編製,不設立滿清知府一級編製(不設立後世的州一級的編製)。
華夏的西南(包括中南半島)、南方、東南、東北、北方和西域,第一個兩年計劃,是以357項重點工程為核心的全麵建設計劃,具體看有以下幾個突出特點。第一,優先發展以交通、教育、科技、紡織、能源、原材料、機械等基礎工業為主的輕重科研工業。由於基地之前有很大的基礎積累,所以在這些方麵沒有太多阻礙,重工業、農業及輕工業也有很大的發展,但是北麵和西南等周邊局勢混亂,還沒有處理好這些問題,為應對戰爭威脅,也需要發展出強大的軍事力量,必須在一年內把北方和西南地區全納入基地的控製之內,這都決定必須以建設南北兩方的全麵建設,以此作為今後兩年的重點,羅天明麵對台下數百人的注視,毫不怯場,娓娓而談。
其實,發展工業有兩種道路:一種是全麵開花,一種是分先後順序,但是不論選擇哪一種,對基地都沒有太多影響,因為基地的很多工廠已經可以搭理支持,資金更不要說了,可以說在整個滿清都在用基地發行的紙幣,完全可以支持整個事業施展,隻是集中資源優先發展重點工業而也,以使華夏南北兩方迅速工業化,迎接新的帝國產生。
其中將重點在西域、蒙古、東北和西南等地建設煤鋼聯合體,涉及特大工程123項,煤炭26項,鋼鐵18項,有色金屬13項,電力、煤化工各30項,具體包括435個子項目;除去這18個煤鋼聯合體,重點工程還另有煤炭29項,石油8項,熱電16項,水電33項,鋼鐵12項,有色金屬14項,煤化工21項,具體包括子項目317個。在石油方麵有15項,其中油田開發八處,還將在烏魯木齊、庫倫、齊齊哈爾和蘭州等地石油精煉基地;石化項目6項,將以北方城市為基地。具體涉及37個子項目。由此,重工業規劃中涉及煤炭、鋼鐵、石油、電力、工程機械等的重點工程為167項,具體包括452個子項目。項目全部投產後將實現,煤八千萬噸、焦炭兩千萬噸、生鐵一千八百萬噸、粗鋼一千萬噸、鋼材六百萬噸、電力四千一百八十萬千瓦的年生產量,石油一千萬噸,化肥三百五十萬噸、合成橡膠五十萬噸、合成氨兩百三十萬噸、合成染料二十萬噸的年生產規模。同樣隸屬於北方工業其他如鋁、鉬、鎢等有色金屬產量也盡足夠用。而且,兩年計劃後,有些工程可以繼續擴建,到二期、三期完成時,產量還能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