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這是詭辯!”陳叔達再次被氣著了。
孫明這個可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居然首先故意指出所謂忠誠也就是盡忠職守,而陳叔達也就被迫認可了關於盡忠職守也就是對國家皇帝的忠誠。結果,孫明的接下來也就馬上再次得以論證了自己把大運河的好處寫上了,這個可就是盡到了一個史官的職業操守,那也就是代表了孫明是忠誠的人。這個也就是借助偷換概念了之後,把孫明的忠誠和陳叔達的忠誠擰在一起了。
陳叔達知道自己中計了,自己被孫明的這個偷換概念,結果他們被綁在一起了。如果陳叔達繼續追究孫明的如實記載史書,那也就代表了孫明盡忠職守反而是不忠誠。可是,如果孫明盡忠職守是不忠誠,那按照這個理論不就是當年陳叔達“盡忠職守”也代表了不忠誠嗎?而且,如果陳叔達說什麼盡忠職守是不忠誠,那不是鼓勵大臣不盡忠職守嗎?
孫明這話,到處都是坑啊!如果陳叔達不回答好,那恐怕根本就是後果非常嚴重。這種事情,不能夠反駁,一旦反駁了,那恐怕就是讓人罵了。所以,孫明完全是挖了一個坑給陳叔達跳,如果陳叔達敢反駁,那就是代表陳叔達鼓勵大家不盡忠職守,那這個會讓別人對陳叔達怎麼想?這個坑爹的玩意,陳叔達怎麼回答?這個問題,怎麼回答都是有問題的。
“真是見鬼了,這個家夥頂多十三歲,怎麼如此狡猾!”陳叔達臉色發黑的想道。
陳叔達根本不能夠想象,孫明的心理年齡和身體所表現出來的年齡根本不是一回事。孫明的心理年齡,完全是身體年齡的兩倍還多幾歲,所以陳叔達一時不備的情況下被孫明這個用語言兩頭堵了。
現場一下子沉默下來了,顯然陳叔達也都非常坐蠟,不知道應該怎麼回答。而現場很多人都明白了孫明這話的含義,顯然這個可是把陳叔達逼到了死角裏麵,簡直太狠了,也太不留情麵了。所以,現在恐怕如果沒有人解圍,恐怕陳叔達真的要出糗了。
“皇上宣修文館校書孫明去兩儀殿見皇上!”一個內宮的宦官說道。
聽到了這話,陳叔達鬆了一口氣。如果還是在剛才那個氣氛的情況下,恐怕陳叔達真的要出糗了。一個宰相出糗,那恐怕真的要“驚天動地”了。而皇帝這個命令,可以說是維護了陳叔達的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