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明搖搖頭說:“沒事!”
孫明仔細想了一下今天的經過,應該還算是可以了。孫明既然認為裴世矩身後屏風後麵應該是大唐現在的皇帝李淵,那他剛才說那番話也是經過了仔細分析的。孫明曾經在後世圖書館裏麵看過關於古代帝王心術的內容,裏麵提到過明君和庸碌之君王對於君臣關係的見解。一個真正的明君,對於君臣關係的見解絕對和庸碌之君王不同的。明君認為君臣之間是互相利用的關係,而庸碌之君王卻把君臣之間下意識的認定為臣子是奴仆。
可是孫明知道,雖然李淵後來被自己兒子趕下了皇位,可是他畢竟也是一個開國之君。自古以來,開國之君能有幾個是庸碌之人的嗎?隻有少部分是庸碌之人,別的都是一代人傑,不是庸碌的人。所以,孫明也就主動說想要當一個真小人,這樣才能夠博取李淵的好感和認可。隻有真小人,才能夠讓皇帝放心,讓一個明君放心。如果自己麵對的是一個庸碌的收成之君,那孫明絕對是回答自己想要的當一個君子。
這個就是看人下菜碟兒,就要看皇帝是什麼人。孫明認為自己不是什麼能夠真正和權利對著幹的人,這個要看對方是什麼人。看人下菜碟兒,這個是一個為官者應有的品質。現在李淵是一個明君,那就要按照明君的方法來回答。所以,孫明的回答非常有針對性,專門針對一個明君的想法來回答的。
大概過了一個時辰,也就是後世的兩個小時,一個穿著衙門小吏衣服的人來到了孫明所居住的客棧。
“孫大郎,東宮裴詹事辟用你為修文館校書,你看你是否去上任呢?”小吏問道。
所謂辟用,也就是古代的一種選人用人製度。在漢朝時期,有一種用人製度叫做征辟。皇帝選擇名人為官,叫做征。而政府官員想要任用自己看得上的人為低級官員,那就叫做辟。合起來叫做征辟。不過征辟很容易讓官員形成人身依附,所以後來從隋朝開始,九品以上的官員都要由吏部來進行任用。不過,一些時候皇帝和高級官員還是可以有資格直接征辟別人為官,這種情況並沒有能夠徹底消除。現在裴世矩就是利用這個征辟,讓孫明成為一個官員,一個叫做修文館校書的職位。
孫明聽到了這話,馬上知道自己機會來了,那就是可以成為一名大唐的官員了,從此走上了大唐的特權階級。而這個修文館校書,孫明也知道是什麼官職。修文館是在大唐武德四年的時候,皇帝李淵在門下省設立的一個藏書館。而修文館裏麵設立了學士,作為高級的官員,相當於國家圖書館的高級研究員。當然,有了高級研究員,自然也要有普通的辦事人員。
而孫明這個修文館校書,也就是普通的底層辦事人員。修文館校書,雖然也是負責校對各種書籍,處理各種書籍的人,可是地位和那個學士完全不同。就好比,一個普通的工人,怎麼可能能夠和一個高級工程師相比呢?這兩者沒有什麼可比性,即使他們的工作目標都是一樣的,那也是如此。現在孫明這個修文館校書,也就是一個從九品下的官職了。從九品下,也就是大唐最底層的官職等級。如果說七品知縣是芝麻官,而這個九品的官職就是一個芝麻官中的芝麻官,根本不可能能夠有什麼政治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