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細心測量新生寶寶的體溫(1 / 1)

新生兒測體溫常用部位有腋下、口腔和肛門。一般肛門溫度最高,正常範圍在36.3~37.5℃;口腔溫度低於肛門溫度0.5℃;腋下溫度較肛溫低1℃。肛溫比較恒定可靠。口腔溫度受外界溫度影響較大,尤其是喝熱水後不久測量,影響會更大。腋下溫度可因夾得鬆或緊、摩擦、出汗等而有所變化,應該以夾緊、不摩擦、無汗為準。

測量新生兒體溫常取腋下。測前先把溫度計內的水銀柱甩到35℃以下,用棉花蘸酒精擦拭消毒後再用。將溫度計尖端放入腋窩內,經3~5分鍾後取出。看溫度計的刻度時,應橫持溫度計,緩慢轉動,便可看清溫度計所示的刻度。體溫計用完後,要用75%的酒精消毒後存放備用。

若是沒有溫度計,可以通過觸摸小兒的額頭或身體來確定是否發熱或體溫過低,這就全憑大人的感覺了。早產兒、重病小兒不但不發熱,還可出現低體溫。可觸摸小兒的小腿和腋窩來判斷,如發冷,常預示體溫不升。有時小兒包裹不當,手腳也會發涼。小兒體溫在40℃以上為超高熱,應當及時采取降溫措施。

專家支招

一般認為,新生兒腋下體溫高於37.5℃為發熱,低於35.5℃為體溫不升。

新生寶寶的體溫中樞功能還不完善,體溫容易受外界溫度影響,一定要注意對新生寶寶的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