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推行新政(二)
“火銃用銅或鐵鑄成,銅鑄較多。由前膛、藥室和尾銎構成。
手銃輕巧靈便,銃身細長,前膛呈圓筒形,內放彈丸。藥室呈球形隆起,室壁有火門,供安放引線點火用。尾銎中空,可安木柄,便於發射者操持。
大碗口銃和盞口銃都因銃口的形狀而得名,基本構造與手銃類似,隻是形體短粗,銃口呈碗(盞)形,可容較多的彈丸。
用於水戰的碗口銃,多安於戰船的固定木架上,從舷側射擊敵船。
三眼銃是一種常見的多管銃,銃身由3個銃管平行鑄合成“品”字形,大多有加強箍,尾部為一尾銎,安裝木柄。每個銃管各有1個藥室和火門,點火後可連射或齊射,常用於騎兵,射畢後可以銃頭作錘擊敵。”
劉辯這麼一說,眾卿已是目瞪口呆了,這殿下給他們驚喜一浪高過一浪,最後都麻木了。有了火銃,隻要軍士掌握所用之法,再訓練組成火銃隊,豈不是要天翻地覆呢?試問,冷兵器如何戰得過火銃等?
接下來就是諸葛連弩,三國時期蜀國的諸葛亮製作了一種連弩,稱作元戎弩,一次能發射十支箭,火力很強,但是體積、重量偏大,單兵無法使用,主要用來防守城池和營塞。
也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諸葛連弩有以下特點:一是火力很強,一次能發射十支箭;二是可以瞄準目標等到需要時再發射,有利於捕捉射擊時機,命中率比弓高;三是體積、重量大,單兵無法使用。
後來大發明家馬鈞欲對其進行改進,使之成為一種五十矢連弩,威力更大,但是因為生產很複雜,所用的箭矢也必須特製,所以沒大量生產,後失傳。
直到畫冊最後一頁,眾文武還沉醉其中。如此,知道的新裝備就有馬鞍馬鐙護蹄,火銃連弩,還有chuang弩,唐刀彎刀,改良投石機,指南車等,除此外還有著名農業灌溉機械之一的翻車,曲轅犁,鼓風冶鐵的水排,改良造紙術和印刷術等。
“不過,設計雖好,但鍛造之重任該托付與誰耶?”許攸摸了摸山羊胡子。“我知道一人可當此重任也!此人馬鈞,字德衡,扶風(今陝西興平)人。”馬鈞從小口吃,不善言談。但是他很喜歡思索,善於動腦,同時注重實踐,勤於動手,尤其喜歡鑽研機械方麵的問題。
馬鈞早年生活比較貧困,長時間住在鄉間,比較關心生產工具的改革,並且作出了突出貢獻。此時應在洛陽任職,“我想請子遠去一趟京都,請回德衡先生,拜托了!”
劉辯緊緊握住許攸的手,“孤本想前往京都的,但公務纏身脫不了身,因此一切拜托子遠了。”許攸鄭重抱拳道,“臣定不辱使命!一定請回德衡先生!”許攸即便離去。
劉辯對馬鈞思念得緊,日夜難安,終於到了第三天,許攸帶來了一個年輕人。長得風清俊秀,美男子矣。“下臣見過殿下,不勞殿下親迎啊!”太子地位尊崇,卻點名要他,並且親自迎接他入府。“德衡先生,終於把你盼來了,孤這些日子寢食難安啊!”“臣誠惶誠恐,望太子殿下治罪!”馬鈞乞罪。
“來來,孤給你好東西!”看劉辯那語氣像是大人哄小孩子,掏出棒.棒糖YouHuo,來叫怪叔叔!隻是角色反過來就更奇怪了。
“殿下不急,德衡先生還未用膳哦!”許攸笑眯眯看著劉辯。“哦?快準備宴席,快!”劉辯急匆匆吩咐下去。“謝殿下!臣萬死無以回報!”馬鈞再拜,心中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