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安排(2 / 2)

林正的回答兼容了不少其他學派的理念,正因為如此,孟軻覺得林正所圖甚大,甚至於不知該給林正準備什麼樣的功法。

不過林正的想法卻是讓孟軻得到了不少啟發,就在林正以為自己要被放棄的時候,孟軻突然開口道:“至於你,今後便跟在我身側。”

“什麼?!”林正一時間有些反應不過來,脫口而出道。

“什麼!?”一旁的董仲舒同樣如此,不過他的臉上更多的卻是難以置信的神色。

董仲舒一臉羨慕的望著林正,不過心中卻沒有任何記恨,反而滿是欽佩,在他看來,林正的回答無疑是得到了亞聖的看重,竟然想要將他留在身旁親自教導。

卻不知孟軻將林正留在身邊,不光是因為教導,更多的卻是想要看清楚林正的真實想法。

“諾。”好不容易回過神來,林正連忙應諾,能夠跟在亞聖的身旁,對林正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

但是林正心中卻愈發的忐忑不安,他心中的秘密可有不少,跟在亞聖的身邊修煉,對其他人來說雖然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但是對林正來說,卻是一件讓他感到為難的事情。

若是換做其他人,若是知道能夠跟隨在亞聖身邊修煉,恐怕早就欣喜若狂,但是林正的臉上卻沒有絲毫的表現,他將自身的情緒完全隱藏在心底。

殊不知林正的表現落在孟軻的眼中,卻是加重了他心中的擔憂,難怪聞仲遲遲不肯教給林正他的真傳,比起同輩弟子來說,林正的城府顯然要深沉的多。

兩世為人的林正,雖然見識和經驗要比同輩高出不少,但也正因為如此,這也使得他難以接觸到儒家的核心,盡管他得到了岐山的看重,卻也錯失許多機會。

儒家講究仁義禮智信,這些在林正的身上卻並不太明顯,可以說林正並沒有得到儒家的真諦,因而盡管他被岐山所看重,卻無法得到儒家弟子的認同。

孟軻將林正留在身邊,便是希望好好的觀察一番,從而再做決定,而林正自然也明白過來,心中並無多少喜悅,反而愈發忐忑起來。

看來今後他得小心一些,免得再引起孟軻的誤會,同時也得注意別暴露出了他自身的秘密,道聖玉碑雖然隻有擁有道聖玉碑的人才能夠感應到,但是使用道聖玉碑時所產生的異狀,卻是能夠被人發現的。

亞聖身為天下公認的第二高手,修為深不可測,林正可不敢去賭他不會發現,一旦發現,恐怕林正定然會被拆開來研究。

畢竟道聖玉碑傳說可是關係記載著成聖之道,而亞聖距離聖人之位更是隻有半步之遙,林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麵對成聖的誘惑,便是除非是真正的聖人,恐怕其他人都不見得能夠抵擋得住。

當年孔聖為了成聖,經曆的事情更是難以想象,第一代七十二賢更是盡數隕落,儒家差點因此一蹶不振,好在孔聖成聖,使得儒家一躍成為天下首屈一指的學派。

而此時孟軻距離聖人之位隻差半步,但是想要成聖,他需要做的事情還有不少,但是若是擁有道聖玉碑這等神物,說不定能夠讓他一觸而就,能夠免去無數的麻煩。

因而林正就算再如何相信孟軻,也不敢暴露出道聖玉碑的存在,要知道第一代七十二賢可是孔聖親傳弟子,每一個都是當代大賢,卻因為幫助孔聖成聖,而死在了天災人禍之下。

林正的修為不過大儒師,連第一代七十二賢的衣角都碰不上,若是牽扯進去,恐怕難以幸免。

孟軻對他們提問雖然是一時興起,但是此時卻是經過深思熟慮,董仲舒聽了孟軻的話後,連忙去兌換了稷下學宮的春秋公羊經,稷下學宮內的春秋可並非是由其他人翻譯而來的,而是由學宮內的大儒抄錄的正本。

雖然無法跟孔聖親筆所著的相提並論,但是其中的一言一行都是按照真正的春秋所抄錄,與林正在岐山所見的春秋並無不同。

隻不過林正在岐山所學的春秋乃是自己所抄錄,但是他卻還記得他抄錄春秋之時所引起的異常,要知道在抄錄春秋之後,他可是足有數天時間無法跟人動手,體內的真氣更是變得絮亂不堪。

如今他修為已經是大儒師,已然能夠開始修煉這門儒家最為正統的功法,但是林正卻不敢冒然修煉,這時他突然明白了過來,為何孟軻沒有給他指點功法,恐怕孟軻已經發現林正體內的情況,因而才會將林正留在身邊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