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千萬不要在孩子房間內吸煙。
十一、要注意新生兒房間的環境衛生
中國有個傳統習慣,就是把產婦與孩子嚴嚴地捂在房間裏。這實際上給產婦和嬰兒造成了一個昏暗和汙濁的環境。尤其在夏天,室內更加悶熱,很容易使孩子發熱,起膿皰疹,長痱子,以及患呼吸道疾病,產婦也容易發生中暑。
科學的方法是要保持產婦與新生兒室內空氣的清新。在溫暖的季節,每天都要通風換氣,當然開窗之前,要給產婦與嬰兒適當的遮蓋,不要使風直接吹在他們的身上,要避免產生對流風。在夏季要使室內空氣保持在30℃以下,可在地麵上灑一些水,既可降溫,又可使室內空氣保持一定濕度。冬季室溫最好保持在20~22℃,也可以灑一些水來濕化空氣,防止呼吸道疾病的發生。通風要謹慎,應避免穿堂風,且不可時間過長。生火爐的家庭,一定要注意煙筒通暢,不要將沒有煙筒的火爐子搬進室內,以防止發生煤氣中毒。
十二、防止新生兒發生意外
或許有很多人認為新生兒毫無行動能力,怎會有意外發生呢?於是就疏於防範,等到意外真的發生了,才後悔莫及。因此,為了避免造成遺憾,在平時就必須防患於未然。新生兒的意外,大致可以有下列幾項:
(1)小心窒息:
有些父母怕嬰兒著涼(尤其是冬天),將包被包得密密實實的。此時要注意,不要忽略給嬰兒口和鼻之間留下空隙,以免發生窒息。此外,母親不要和嬰兒蓋同一條被摟抱著睡或是躺著喂孩子,因為萬一母親睡著了,很容易不小心堵住嬰兒的鼻子。若是喝代乳品的嬰兒,每次喂完一定要拍背,讓孩子打嗝,一方麵減少吐奶;另一方麵,即使吐奶也不致誤吸入氣管造成嬰兒猝死。
(2)注意燒、燙傷:
其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洗澡水,在給嬰兒洗澡時,一定要試試水溫。因為父母往往在放熱水時,又去做其他的事(接電話等),而忘記放冷水,一急,又沒有試水溫,意外就發生了,最保險的做法,是養成先放冷水的習慣。另外兩個較易被忽略的細節:用熱水袋保溫時,一定要用厚布包裹好後,再放到寶寶身邊。其二是喂牛奶時,請先滴在手臂上試溫度,這樣才可避免燙傷發生。
(3)防止外傷:
新生兒不會亂跑亂跳,怎麼會有外傷發生呢?或許就是這種心態,才會造成遺憾的發生。請父母先注意家中的寵物,尤其是貓,香香的牛奶味會吸引貓咪,隻要貓抓一抓,寶寶幼嫩的皮膚就倒黴了,而且容易引起破傷風。其次是小寶寶的小哥哥、小姐姐為表現親情而沒輕沒重的碰撞,也很容易造成傷害。
十三、如何讓新生兒一覺到天亮
當父母了解到如何為寶寶布置舒適的環境、挑選寢具護理、照顧及防範意外後,讓寶寶一夜好眠又是一個重要課題了。一般新生兒的睡眠時間大約是20小時。嬰兒睡不好應找出原因,例如:冷、餓、太吵、太熱等等。要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從出生即應開始訓練。那麼,現在就讓我們逐一來看看這個問題。
新生兒不會翻身,他們的睡姿是由大人決定的。采取何種睡姿最好呢?仰臥能使全身肌肉放鬆,對器官壓迫最少,但嬰兒若溢乳時,奶汁容易嗆入氣管造成窒息。俯臥可增加嬰兒四肢活動,器官受壓迫能增進心肺功能,缺點是容易將口鼻堵塞而引起窒息。側臥對器官既無壓迫,又利於肌肉放鬆,萬一有溢乳也不至於流入氣管,但因嬰兒頭骨骨縫還沒有閉合,可能引起頭顱變形。所以盡量4~6小時為嬰兒翻身一次。
此外,不要嬰兒一啼哭就抱,如此將會給嬰兒養成不抱不睡的習慣。其實,哭是嬰兒的本能,也是一種訴求,或許有什麼不舒服,需要父母查看,將原因排除即可。通常,父母最怕遇到“夜啼郎”。白天熟睡,夜晚吵鬧,這是嬰兒無法分辨日夜的緣故,父母可以給嬰兒輕微的刺激,例如捏耳垂等,使嬰兒白天睡得不夠,夜晚自然就會睡得沉穩了。
嬰兒睡的床也關係到睡眠品質的優劣,睡軟床易引起骨骼變形,還是以硬床為佳。好了!現在拉上窗簾,使光線變暗,室溫約在25℃上下,注意空氣流暢,保持安靜,不要讓嬰兒嘴裏含著奶嘴或手指,睡前不要喂太飽,嬰兒慢慢就會睡著。
十四、寶寶生病了,要如何喂食藥物
沒有一個人喜歡吃藥,包括嬰兒在內。因此,給嬰兒喂藥是令父母十分頭痛的事。這其中有一個較具爭議性的問題,那就是要不要給新生兒吃退“胎毒”的中藥。根據最近的研究報告指出,這類藥材常含有重金屬和西藥成分,會引起新生兒劇烈反應,所以建議父母詢問醫生後再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