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學會感恩 生命因感恩而更加美好(2 / 3)

品質點睛:

感恩是一種追求幸福的過程和生活方式,感恩使我們的生命充滿了馥鬱的芳香,感恩使我們在生命全程中都能感受到幸福。

感恩使人樂觀、堅強

名人名言

感恩即是靈魂上的健康。

——尼采

人生在世,既有風和日麗的時候,也有烏雲密布的天氣,不可能總是陽光普照。我們常常要麵對挫折、失敗以及無奈。這時,一味地埋怨生活,人就會變得消沉、委靡不振。如果對生活心懷感恩,將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看成是對生命的磨煉,人就能坦然地麵對困難和挫折。

對生活心懷感恩,將生活賜予的一切——不論是好的還是壞的——都看成是人成長所必需的營養,人的心靈就會得到慰藉,人就會變得樂觀、堅強;沒有感恩,隻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終就會自暴自棄,一無所獲!

一顆感恩的心,就是一粒快樂和堅強的種子,因為感恩不是簡單的報恩,它是一種責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種陽光人生的精神境界!

歌曲《感恩的心》講述了一個發生在台灣的真實而又感人至深的故事:

一對中年夫婦收養了一個天生失語的小女孩,小女孩長到七歲時,養父去世了,從此小女孩和媽媽相依為命。

因為家裏貧窮,媽媽每天很早就出去工作,很晚才回來。每到日落時分,小女孩放學回家後就會站在家門口,充滿期待地望著門前的那條路,等媽媽回家。媽媽回來的時候是她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刻,因為媽媽每天都要帶回一塊年糕給她。對她來說,一塊小小的年糕便是無上的美味了。

有一天,下著很大的雨,已經過了晚飯時間了,媽媽還沒有回來。天越來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決定順著媽媽每天回來的路去找媽媽。當她看見媽媽的時候,媽媽手裏拿著一塊小小的年糕倒在路旁,已經永遠地離開了她。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媽媽再也不會醒來,現在就隻剩下她自己。媽媽的眼睛為什麼不閉上呢?她是不放心她的女兒嗎?她突然明白了該怎麼做。於是她擦幹眼淚,決定用自己的語言來告訴媽媽,她一定會好好活著,讓媽媽放心地走……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又一遍地用手語做著這首《感恩的心》,淚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從她小小的卻寫滿堅強的臉上滑過:“我來自偶然,像一顆塵土,有誰看出我的脆弱。我來自何方,我情歸何處,誰在下一刻呼喚我,天地雖寬,這條路卻難走。我看遍這人間坎坷辛苦,我還有多少愛,我還有多少淚,要蒼天知道我不認輸。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她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著、做著,一直到媽媽的眼睛終於閉上……

感恩不是一種簡單的心理安慰,也不是對現實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感恩是一種歌唱生活的方式,它來自對生活的愛與希望。有了感恩的心情,我們即使遭受挫折,感覺到我們受到某些不公正的待遇,碰到一些無法逾越的障礙,也不會怨恨失望,更不會自暴自棄。

斯蒂芬·霍金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他的一生非常富有傳奇性。他在21歲時,被診斷患了盧伽雷氏症(運動神經細胞萎縮症),大夫對他說,他的身體會越來越不聽使喚,隻有心髒、肺和大腦還能運轉,到最後,心和肺也會失效。從此他被禁錮在輪椅上,時間長達40年之久。盡管他那麼無助地坐在輪椅上,他的思想卻出色地遨遊到廣袤的時空。他不能寫,甚至口齒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對論、量子力學、大爆炸等理論而邁入創造宇宙的“幾何之舞”。

輪椅上的霍金創作了科學巨著《時間簡史》、設計出了最早的宇宙模型、發現了黑洞的爆炸理論,因此被譽為“宇宙之王”。

幾乎全身癱瘓的霍金用唯一可以活動的一個手指在鍵盤上敲出了這樣一段文字:“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有我熱愛的事業,有我愛和愛我的親人和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

正因為霍金擁有了一顆感恩的心,所以身殘誌堅的他才活得如此堅強。

感恩是一盞讓人們對生活對未來充滿希望的導航燈,它為我們照亮了前進的道路;感恩是兩隻有力的船槳,它幫我們一次一次地戰勝洶湧的波浪;感恩是一把心靈的鑰匙,它幫我們在磨難後開啟生命真諦的大門!擁有一顆感恩的心,能讓我們的生命變得無比珍貴,更能使我們的內心變得無比堅強!

當我們麵對失敗,對未來看不到希望,當我們麵對挫折,心中充滿愁悶和悲傷,就讓我們輕輕唱起這首感謝的歌:

感謝明月照亮了夜空,感謝朝霞捧出了黎明

感謝春光融化了冰雪,感謝大地哺育了生靈

感謝母親賜予我生命,感謝生活贈友誼愛情

感謝蒼穹藏理想幻夢,感謝時光長留永恒公正

感謝你,我衷心謝謝你,我忠誠的愛人和朋友

感謝你,我衷心謝謝你,這旋轉不息蔚藍色的星球

感謝生活,感謝和平,感謝這美好的所有

品質點睛:

感恩就是讓你換一個角度來生活、來體驗。因為換了一個角度,我們重新認識了生活:我們擁有的一切是生活的賜予;也重新認識了生命,我們的生命就是自然的歡唱。因為這新的認識,因為對生活及生命的感謝,我們變得更加快樂和堅強。

用感恩的心驅走抱怨

名人名言

感恩是財富,抱怨是貧窮。

——桃瑞絲·戴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不停抱怨的人,“真糟糕,今天天氣這樣差”、“真倒黴,今天碰上一個瘋子”、“好慘啊,丟了錢包,沒錢坐車,隻能一路走回家來”……對這些人來說,人生似乎永遠沒有快樂的事情,不順心的事卻總是在發生,不停地抱怨這些不開心的事,把自己搞得很煩躁,也把別人搞得很不安。

喜歡抱怨的人幾乎把所有事情都視為理所當然,太陽就應該天天照耀大地,生活就應天天沒有波瀾,一切都該如此,而當事情不是這樣時,他們就抱怨,心中毫無感恩之情。既然是當然的,何必感恩?其實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心態,喜歡抱怨的人才會過得不快樂。

有的人說:“我討厭我現在的生活,我討厭我現在的一切,我必須改變我的現狀。”這些人必須改變的是他們不懂感恩的心。如果一個人不懂得享受已有的,那麼,他很難獲得更多;即使得到了他想要的,也不會享受到真正的樂趣。

感恩可以使我們內心快樂和寧靜,可以消解所有的積怨,可以滌蕩世間一切塵埃。

富蘭克林·羅斯福是美國曆史上唯一一位有殘疾的總統,在美國艱難歲月,他以樂觀堅強的精神帶領大家渡過困境,成為美國曆史上最有名的總統之一。

羅斯福經曆過很多挫折,但他卻很少抱怨。在羅斯福總統小的時候,一次家裏進了一個賊,把家裏很多寶貴的東西都偷走了。家人都非常沮喪,怨恨盜賊。可羅斯福卻沒有覺得這是一件多麼糟糕的事情,反而說“感謝上帝”,並指出家中雖被盜,但至少還有三點可欣慰的地方:

第一,家中隻被偷了一點東西,盜賊沒有將全部東西偷走,這是值得慶幸的事。

第二,隻丟了東西,家人全都平安無事,更是萬幸。

第三,盜賊是別人,不是我們家裏的任何一個人,起碼我們家的人都是善良、有公德心的好人,這也值得慶祝啊!

聽完羅斯福“一本正經”的分析,家人無不為羅斯福的感恩之情所感動,很快就摒棄了不良情緒。

失竊是不幸的事,但羅斯福不僅沒有抱怨,還找出了讓人欣慰的三條理由。正是羅斯福心中有感恩,才不會像他人那樣抱怨。

如果認為生活欠你的,對你不夠好,從來不去想生活已給你的一切,這樣心裏隻會產生抱怨,不會有感恩。有位哲學家說過:“世界上最大的悲劇或不幸就是一個人大言不慚地說:‘沒有人給我任何東西。’”不是我們得到的太少,而是我們的心裏沒有感恩。隻要我們永遠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生活,就會發現生活的美好,世界的美麗,就會永遠快樂地生活在真情的陽光裏。

一個發生在非洲的故事。那是在加納的一所寄宿製中學裏,一位老師走進了教室。他先拿出一張畫有黑點的白紙,問他的學生們:“孩子們,你們看到了什麼?”學生們盯住黑點,齊聲喊道:“一個黑點。”老師聽了,顯得有點沮喪,他接著反問:“難道你們誰也沒有看到這張麵積更大的白紙嗎?”老師又拿出一張黑紙,黑紙的中間有一個白點,他問他的學生:“孩子們,這次你們看到了什麼?”學生們又齊聲回答:“一個白點。”老師聽了高興地笑了:“回答得太好了,孩子們。生活就像這白色,困難和挫折就像白紙上的黑點,如果我們的眼光集中在黑點上,黑點就會越來越大,就會讓我們忘記生活更多更美好的一麵。生活中的你們可不要這樣啊!要常常想到生活的美好,常懷感恩之心,無限美好的未來在等著你們。”教室裏鴉雀無聲。

生活就像故事中的白紙和黑點,更多的是美好和給予,挫折和苦難隻是上麵的一個黑點。心懷感恩的人眼裏看到的是白紙,所以他感謝生活給予了太多;不懂感恩的人隻是看到了黑點,由此而抱怨世界太黑暗、生活太艱難。

在自來水的生產過程中,要向水中加入明礬,以沉澱水中的渣滓;如果在我們的心中培植一種感恩的思想,則可以沉澱許多的浮躁、不安,消融許多的不滿與不幸。

我們不僅要學會用一顆感恩的心去體會生活與生命的賜予,更要學會用一顆感恩的心去驅逐我們所受的傷害。對那些傷害過我們、帶給我們疼痛的人,我們也應該記得:正是他們讓我們對這個世界有了一個更深刻的認識。感謝傷害過我們的人,因為他們磨煉了我們的心誌;感謝欺騙過我們的人,因為他們增進了我們的見識;感謝遺棄過我們的人,因為他們教導了我們應自立;感謝絆倒過我們的人,因為他們強化了我們的能力;感謝斥責過我們的人,因為他們助長了我們的智慧;感謝藐視過我們的人,因為他們覺醒了我們的自尊。

隻有心懷感恩,驅走抱怨,我們才會生活得更加美好。

品質點睛:

生活中的挫折和陰暗同樣也是生命成長的必需品,抱怨不會消除它們,反而助長它們對人生的消極影響。用感恩之心去體驗,不但能勇敢麵對挫折和陰暗,還能將挫折和陰暗化為積極的力量,使人增長能力,增加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