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敬薑家訓(2 / 2)

[23]省(x佾ng):檢查。典刑:常法。

[24]慆淫:怠惰縱樂。

[25]講:謀劃。庶政:各種政事。

[26]序:整理。

[27]庀(p佾):治理。

[28]講貫:講習。

[29]憾:恨。

[30]庶人:平民百姓。

[31]晦:日暮;夜。

[32]玄:黑色。 (d伲n):古代冠冕上用以係瑱的帶子。

[33]紘(h佼ng):古代冠冕上的紐帶,由頷下挽上而係在笄的兩端。

[34](y佗n):古代冕上的裝飾。

[35]內子:古代稱卿大夫的嫡妻。

[36]命婦:古代婦女有封號者之稱。這裏指大夫之妻。

[37]衣:做衣。

[38]社:祭土地神。賦事:禱告農事。

[39]蒸:祭祀名。時間在冬天。

[40]效績:效力。

[41]愆:過失。辟:法;刑。

[42]君子:統治者。

[43]小人:被統治者。

[44]下位:大夫。

[45]處事:處理事務。

[46]冀:希望。而:你。

[47]胡:此處作疑問詞用,為什麼;何故。

[48]承:擔承。

[49]嗣:繼承。

【譯文】

魯國恐怕要滅亡了吧!為什麼讓你這種未成年的男子做官卻沒讓你學習過道義呢?坐下來,我告訴你。古時聖賢君王治理百姓,選擇那些貧瘠的土地,要他們住在那裏,使用他們並讓他們感到勞苦,所以能夠長久地統治天下。人民勞累,就會去思考,經常思考就會產生善心;無所事事就會放蕩,放蕩就會忘掉善心,忘掉善心,惡念也就隨之而生。居住在肥沃土地上的人大多不成材,就是因為無所事事;貧瘠地區的人沒有誰不向往道義的,就是由於太勞苦。因此天子在春分這一天早晨要穿著五彩衣服去祭日,並和三公、九卿一起熟悉認知大地生育萬物的恩德。中午要考察政治和百官的政事,大夫官、眾士、州牧、國相,都要把所有的民事按次序排列好。到了秋分這一天,天子就要穿上三彩衣服去祭月,並與太史和掌管天文的司載察舉罪行,慎行上天的法則。到了晚上,要監督九禦把大祭和祭天的祭品弄潔淨,然後才可以安息。諸侯早上要研究天子的命令和應辦事務,白天要堅守他所擔負的國家職位,傍晚要檢查國家的常法,夜裏儆戒百官,使他們不怠惰縱樂,然後才可以安歇。卿大夫早上要研究他的職責,白天要謀劃各種政事,傍晚整理一天來所做的工作,夜裏料理他的家事,然後才可以休息。士子早晨從師學習,白天講習,傍晚複習,夜裏反思有無過失,覺得沒有什麼值得悔恨了,然後才去休息。平民百姓們,天亮就起來勞作,直到夜裏才能休息,沒有一天敢懈怠。

王後要親自編織用來係瑱的黑絲帶,公侯夫人要加做係帽的紐帶和帽上的裝飾,卿的妻子要做大帶,大夫的妻子要做祭服,列士的妻子要加做朝服。庶士以下的妻子,都要給丈夫做衣服。春天祭土地神的時候,向神靈禱告農事開始,冬天祭祀時向神靈稟告農事成功。男女效力,有了過失就要受到責罰,這是古代的製度。統治者從事腦力勞動,被統治者從事體力勞動,這是先王的遺訓。從上到下,誰敢心思放蕩而不勞動?如今我是個寡婦,你又處在大夫的職位,就是早晚勤奮做事,還怕忘了先人的事業,更何況有了怠惰之心,又憑什麼逃避責罰呢?我希望你早晚都要勉勵自己說:“一定不要廢棄了先人的事業。”你現在卻說:“為什麼不能自求安逸?”你用這種想法來擔任國君的官職,我深怕穆伯將要無後了。

【評析】

這是《國語》上一篇有名的家訓。家訓的作者敬薑是魯大夫公父文伯的母親。一天,公父文伯退朝回家,看見母親正在織麻,就對她說:“我們這樣的家庭,主母還要織麻,恐怕引起季孫生氣,以為我不能侍奉母親。”季孫即季康子,他和公父文伯是叔侄,敬薑是他的叔祖母。季孫當時擔任魯國的正卿,所以文伯怕他斥責。敬薑卻不以為然,他認為這是兒子不懂得治國的道理,就對兒子講了一番“論勞逸”的話,敬薑也因這篇家訓而成了有名的賢母。當然,篇中所謂“君子勞心,小人勞力”的觀點,是敬薑受到時代和階級的局限而作出的錯誤認識,應當給以批判。但是,她作為一位貴族婦女,能夠懂得勞動的重要,親自對兒子進行反對好逸惡勞的教育,確屬難能可貴。好逸惡勞是一種可恥的行為,它將會導致一個家族的沒落,甚至會導致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衰敗,決不可掉以輕心,這對我們教育子女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