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北風漸漸波不平 第一章 穿越者(2 / 3)

眼看和善的農民老大爺突然翻臉,陳德連忙賠小心,最後隻得承認自己是來自幽州的漢人將門子弟,不願在契丹治下才投奔中原的。

看著老人滿意的喝下遞上來的黍米稀粥,陳德不禁感慨,一碗粥喝下去,感覺肚裏沒什麼東西,聽老人說這個時代一天隻吃兩頓飯,這可怎麼活。

“剛才聽老丈說現下是趙官家當朝,不知是那位官家?”氣氛剛剛緩和,陳德便繼續探聽起消息。

“還能有誰,還不就是從孤兒寡母手裏搶了江山的趙大郎。”老漢恨恨的說,仿佛親眼看見似的。

“趙匡胤?”陳德驚喜的問道,“我在幽州時倒是聽說,趙匡胤是條好漢,一條鐵棍等身長,打得四十六軍州都姓趙。還說他仁德寬厚,是個能救天下百姓出水火的英主。”

“趙官家是好是歹,老漢不知,可自從趙官家坐了天下,我們石州就沒斷過兵災。”老丈吐了口濃痰,憤憤的看了陳德一眼,“這滿村的孤兒寡婦,多半都是拜這位官家所賜。”

老人談不多時,陳德就知道此處是五代十國的漢國石州離石縣治下,也就是現今呂梁山區的中南部,當朝國主叫做劉繼元,今年是癸酉年,也就是北漢廣運元年。宋國趙匡胤自黃袍加身已經做了十三年皇帝,八年前滅了蜀國,當下正是國富軍強,把江山治理的如鐵桶一般穩固。隻是這位趙官家上兩次打不下太原,便敕令宋軍不時越境侵掠,以耗盡北漢的人口和錢糧,可憐石州地連宋境,村中青壯大半被抓丁,剩下的婦孺老幼,不堪其擾。

正說話間,忽然有一個大肚子的婦人推門而入,大約是沒料到李老漢正和一個陌生人在屋內敘話,嚇了一跳,等回過神來,才倚立門旁道:“奴家不知老丈有貴客在,打擾了,不知老丈可有我家郎君的消息?”這女子白嫩膚色,雖然大著肚子,卻仍然掩不住從前身段婀娜,身著儒裙,別有一番風韻。

李九言看她神色可憐,便安慰道:“前天有人來找老漢,說在吳堡寨看見延守兄弟,他一切安好,隻是夏州黨項不住侵擾縣境,不能回來照顧你。帶話叫你不要想他,照顧好肚子裏的孩子。”

待那年輕婦人千恩萬謝的走了,李九言才神色黯然的說:“前月黨項人夜襲吳堡寨,殺了張家小娘子的男人,隻是這當口誰也不敢告訴她,一不小心就是一屍兩命。”

老人話多,絮絮叨叨中告訴陳德,他兒子叫做李呈祥,在北漢軍中是個不大不小的都頭,常年在太原戍守,至今尚未娶妻,老丈跟前那名喚娟兒的小姑娘是兒子同袍的遺孤,認了老人做爺爺。李呈祥本想讓這老丈和小姑娘都去太原城中居住,又擔心宋軍攻打太原時照顧不及,便將這一老一小留在老家。這年頭兵荒馬亂,因這李老丈和他兒子都算是見得世麵的人物,在村裏便有些威望,所以但凡外人來訪,便常由李老丈出麵斡旋一二,村中人要了解外界的消息也常來李老丈處打聽。

第二天清早,李老丈起來劈柴時看見陳德正在晨練,不由手癢,於是這一老一小兩代軍人便伸手過招,拳腳功夫李老丈三兩下就敗在陳德的捕俘拳下。於是又比兵刃,便出現了陳德剛才看到的一幕。陳德的現代拚刺刀技術和李九言所習的軍中刀法鬥了個旗鼓相當,最終還是李九言年老力竭,後退中一個踉蹌,被陳德點中肩頭,跌坐在地。

此刻李九言雖然被打倒在地,臉上卻看不出一點憤懣,倒是有些欣喜之色道:“陳公子這使短槍之法頗似軍中武藝,不知是否傳聞中銀槍效節都的功夫?”

陳德臉色詫異,回答:“確是軍中功夫不假,可我不知道銀槍效節都。”

這是觀戰的少年已紛紛圍攏了過來,有的給李老丈擦汗遞水,有的則用敬仰的打量著陳德,有的則期待的等著李老丈講故事。

李老丈喝了一口水,坐在院中的一塊石釜上,才慢悠悠的說:“銀槍效節都原本是河朔魏博鎮的牙兵,這些人原本是河朔邊郡子弟,世代從軍,個個武藝嫻熟,尤其善使镔鐵短矛,因為太過厲害,屢次嘩變換帥,以致被鎮帥勾結外敵開封兵謀害,幾乎全部被殺,剩下一些便被編為銀槍效節都,再後被李存勖大人收為帳前銀槍都,這隻勁旅當年可是所向披靡,威風的禁。”說到這裏,又喝了一口水,一副悠然神往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