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希神話倫理思想對比研究(2 / 2)

中國文化以忠效為至上,這是中國文化中崇尚犧牲自我的曆史政治原因。主張積極入世的態度,認為生命存在本身無所謂意義,生命意義在於它的社會價值,而不是自然存在價值。麵對死亡威脅,如果隻考慮自己的身家性命而置社會價值於不顧,將不齒於世人。反之,那種“殺身成仁、舍生取義”,得到極大的褒揚和肯定,將生命的社會價值置於生命的本然狀態之上,積極為社會為家國做出貢獻的生命觀在中國的神話傳說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自古以來,中國人的生活一直受到“倫理”的支配,在遠古時期,當個人利益與部落利益互相違背的時候,部落的成員往往會表現出大公無私的舍己為人精神。中國的農耕經濟,也更多地要求互相之間的配合和幫助。中國的神話傳說更多地取材於民間口口相傳的傳奇英雄故事,集體主義的命運觀在神話傳說中的體現也反映了當時遠古人民樸素的命運觀和理性的價值觀,以及他們美好的追求和向往。

對於中希神話倫理的對比,有助於深刻了解中希不同的民族精神,為今後中希雙向互動提供有益的文化啟示。

參考文獻:

[1]林瑋生. 中國神話與希臘神話的“倫理三階論”觀照[J]. 外語藝術教育研究, 2008(2).

[2]彭國棟. 希臘神話中的倫理精神[J]. 北京大學學報, 2004.

[3]金玉. 希臘神話與中國神話的命運觀比較[J]. 合肥學院學報, 2012(6).

[4]陳麗麗. 希臘神話與中國神話倫理精神比較研究[J]. 長江師範學院學報, 2011(2).

[5]李敬儒. 堯舜神話的倫理思想研究[J]. 民間文化論壇, 2010(6).

[6]陳秋紅. 遠古神話與民族文化精神—希臘神話、希伯來神話與中國神話之比較[J]. 東方論壇, 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