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要拓寬講解視野,豐富講解內容
講解時必須對陳列所反映的曆史事件,代表性文物的來龍去脈研究得一清二楚,同時對陳列以外有爭議和和史實等進行考證,對陳列相關的史料進行選擇,求真求實,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去加工講解詞,根據不同觀眾的需求合理介紹。因為博物館主要是文物,所以對所有文物要有所研究,才能提升講解水平。
四、要把悠久的曆史傳遞給觀眾
在全麵了解和把握陳列內容之後,不僅要使觀眾配合,而且要啟發他們,營造一個教與樂的氛圍,充分表達自己所要表達的東西,讓觀眾學有所成,思有所悟。
五、善於和觀眾進行交流溝通
講解員在講解過程中,要善於和觀眾交流溝通。如本人在做講解工作時,認識到每個人都有知識的盲區。有許多觀眾和一些學者前來參觀,他們的知識麵較為豐富,在講解過程中與他們進行和藹愉快的交流,從中學到了以前曾經沒有學到的知識,同時在講解中學習,在學習中提高了自己。
六、要有夯實的專業知識
因為博物館講解不同與其它景點的導遊,所以講解員一定要博覽群書,博學多才,知識涵蓋著政治經濟,風土人情等方麵,要做到因人施講(如領導、學生、專家等)做到講解要有科學性、知識性、藝術性,隻有這樣講起來才能得心應手。
七、提高對外賓講解的水平
講解員能夠增加外語講解,以擴大對外的宣傳力度,雖然前來我們館參觀的外賓不太多,但是某一天真的來了外賓,雖然有時隨身帶了導遊可以達到翻譯的作用,但是由於他們對有些知識與專業不了解,翻譯結果不太理想,使參觀的外賓不明不白,缺乏特色的吸引力,直接影響到陳列的效果,如果我們的講解員能用外賓們的國語或熟悉的語言來講解他們不熟悉的曆史知識,使他們會感到親切感,那樣的效應就不一樣了,因此我們的講解員要加強對外賓講解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隨著我國國民文化水平素質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走入博物館進行學習和休閑,這就要求講解員在具備深厚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運用靈活多變的講解需求,除此之外,講解員還要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掌握最新的科技信息,並向觀眾宣傳新的信息及研究成果,做好博物館與觀眾之間的溝通工作,進一步提高博物館的服務水平,吸引更多的觀眾,在做好講解接待工作的同時,為使博物館事業不斷發展壯大,而做出新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王治秋局長在1965年,全國地光博物館會議上的講話
[2]1986年群教工作座談會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