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根據孩子的回答,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再續編故事,把孩子的需要續編到故事中去。
續編故事是將孩子的需要投射到故事中去。當孩子的需要在故事中得到滿足時他們會覺到愉快,同時也會真實地感受什麼才是生病的人最需要的,逐步學會換位思考。
提醒孩子當身邊的家人或朋友不舒服的時候,他自己也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向他們表示慰問。
胖胖豬感冒了又是咳嗽又是打噴嚏,鼻涕泡泡還噗噗噗地朝外冒。
小鬆鼠來找胖胖豬玩。他看見胖胖豬生病了,家裏灰蒙蒙、亂糟糟的,心裏真難受,於是就跳進屋裏,揮起大尾巴撣落桌上的灰塵,又洗幹淨飯碗和菜碟。看著幹幹淨淨的家,胖胖豬的心裏舒服了一些。
小鳥來找胖胖豬玩。她看見胖胖豬生病了,心裏很難受,就為胖胖豬唱起了歌。“唧唧啾啾、唧唧啾啾”,小鳥的歌聲多好聽呀!胖胖豬的心裏覺得舒服了一些。
小蝴蝶和同伴們一起來找胖胖豬玩。他們看見胖胖豬生病了,
心裏好難受。就飛到花園裏,把各種各樣的花香收進一隻大大的信封裏,然後悄悄地放到胖胖豬的家裏。
這時,胖胖豬還躺在床上噗噗噗地冒鼻涕泡哩。忽然,他聞到了一股好聞的花香,這花香在房間裏慢慢地散開來……
胖胖豬很驚奇,他爬起來,伸長脖子朝窗外看。啊,他看到了朋友們那一張張熟悉的笑臉!胖胖豬笑了,現在他覺得舒服多了!
小小值日生
指導孩子了解家庭值日生的職責,培養他的責任感。
鼓勵孩子參與家務勞動,體會關心父母帶來的快樂。
1.家庭成員共同協商自己的值日職責和範圍,激發孩子當好值日生的願意。爸爸媽媽可以幫助孩子找到在家裏力所能及的事。
2.事先做好值日生牌放在家裏,建立家庭輪流值日製。
3.開展家庭評選活動,每兩天至每周評選一次“能幹的值日生”。
在一開始,孩子會把做家務勞動等同於玩遊戲。他們做家務從興趣出發,而不是建立在責任的基礎上。因此,父母要帶領孩子一起做家務,和孩子共同享受勞動成果,比如晚飯後讓孩子收拾碗篌、媽媽清理廚房、爸爸掃地擦桌子等。
父母要及時肯定孩子的勞動行為,堅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起好榜樣,比如相互體諒、協助等,讓孩子知道勞動不是玩耍,幫助孩子建立勞動的習慣。
父母不要把讓孩子參加家務勞動建立在交換的基礎上,比如有的父母說:“今天你收拾碗筷我就讓你多看10分鍾電視。”這樣,久而久之,孩子會認為做家務是為了換取某種好處,而不是關心父母,替父母分擔。
不要認為孩子還小,很多事長大了自然就會。孩子不可能自覺自願地參加家務勞動。錯過了培養的關鍵期再來要求孩子就會很難。父母的心疼和代勞隻會培養一個沒有責任心、不懂得關愛的、自私的孩子。
誇誇我的好朋友
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缺點。
引導孩子發現身邊小夥伴的優點,學會愛護身邊的小夥伴。
鼓勵孩子能正確對待他人的評價。
1.組織孩子和同伴們進行一些有益的競賽性活動,比如騎小輪車比賽、故事大王比賽等。準備一些小獎品給優勝者,讓孩子們都能體驗到勝利的喜悅和失敗的難過等不同的心理感受。
2.進行合作性遊戲,比如“兩人三腿走”遊戲(用繩子將兩人的各一條腿綁在一起共同向指定方向走),使孩子體驗到共同努力的樂趣。
3.請孩子誇誇自己、誇誇同伴。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心情、想法和願望,並嚐試接受他人的評價。
父母可以在洞悉孩子情緒變化的基礎上,幫助孩子把感受說出來,積累正確的情感體驗,形成正確的對待勝負的態度。比如,父母可以對孩子說:“你贏了,你一定非常開心,我也替你高興。”“我知道你有點難過。誰失敗了都會難過的。這次失敗了沒有關係,在其他比賽中你可以再爭取獲勝。”
在孩子們還不太會相互評價時,家長應該參與到孩子們的評價中,但對孩子們的評價要公平,恰如其分。
不能袒護自己的孩子,也不要誇大別人孩子的優點。過高或過低的評價難以讓孩子給自己一個正確的評價,也難以讓孩子正確認識同伴,喜歡同伴,與同伴友好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