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帶他去看心理醫生。經過診斷,醫生說是因為最近父母對文鈺的照顧不夠,男孩覺得自己受到了忽略,也不敢大膽地做事,他在想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夠好,媽媽才不那麼愛他了。他用這樣的方式來抗議。媽媽反省自己最近的表現,確實是因為工作太忙而忽略了文鈺。她適當增加了與文鈺相處的時間,文鈺又恢複了往日的活潑。
對於天生自閉的男孩,父母可以通過早期發現、早期幹預,通過行為幹預和特殊教育訓練等方法,以此提高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自理、認知、社會交往及適應社會的能力。對於男孩後天形成的自閉,父母就要給男孩關愛,鼓勵男孩,讓男孩在自信的支撐下走出自閉。
第二,父母要積極創建歡愉的家庭氛圍。除了遺傳因素外,幼兒時期的生活環境對男孩性格的形成和發展有著重要作用。父母之間如果親密和諧、互敬互愛,男孩就會感受到溫馨和愉悅,心情也會隨之開朗。
小堅的爸爸媽媽關係不好,整天吵架,根本就無視他的存在。父母從不好好和他說話,他誤以為是自己不夠好,才導致父母常常吵架。久而久之,小堅就產生了自卑感,他不願意和身邊的人說話,也從不主動在課堂上回答問題。
如果父母不和睦,整日爭吵,男孩就會有心理壓力,久而久之會影響男孩的身心健康,嚴重的會引起男孩自閉,不愛和外界交流,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裏。
所以,父母要積極創建歡愉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感到溫馨和快樂,這樣有助於孩子敞開心扉。
第三,要讓男孩學會宣泄不良情緒。自閉的男孩往往不自信,對自己的行為不滿意,但是因為缺乏生活經驗,不知道該如何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父母要將正確表達情緒的方式教給男孩,讓男孩合理地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緒。
父母可以讓男孩將自己的不良情緒寫下來,或是大聲喊出來,也可以鼓勵男孩擁有自己的愛好和興趣,在情緒不佳的時候將注意力轉移過去。通過這些方式,男孩能及時宣泄不良情緒,保持心理健康。
第四,父母要鼓勵男孩和外界接觸。父母要鼓勵男孩多和外界接觸,多結交朋友。接觸中孩子可以聯絡和他人的感情,增長了見識,提高了應變、活動能力,促進了身心健康發展。
父母如果一味地限製男孩的自由,不允許他走出去,容易使孩子產生逆反情緒,產生自閉心理。男孩多出去走走,多接觸大自然和其他環境的人,多結交朋友,就能遠離自閉。
讓自卑的孩子昂首向前
自卑是一種性格缺陷,而一個人的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於兒童時代。無疑,自卑對兒童的心理健康將產生負麵影響,更對一個人的身心兩方麵的正常成長起消極作用。專家指出:家長需關注自己的孩子有沒有自卑心理,一旦發現,應盡早幫助其克服和糾正,以避免隨年齡的增長最終形成自卑性格。
毛毛出生於知識分子家庭,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大學裏的教授。毛毛是獨生子,因此爸爸媽媽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希望他們的兒子和他們一樣有知識,甚至超越他們。於是從毛毛很小的時候起,爸爸媽媽就給他製訂了發展計劃。當毛毛剛咿呀學語時,父母就教他念英文。等毛毛長到三四歲時,他每天的時間就被父母安排得滿滿的。如早晨起床要練聲,上午學知識,下午學跳舞,晚上練琴。毛毛的爸媽希望毛毛成為一個全才,所以對他各方麵的要求都非常嚴格。
毛毛起初的表現很出色,不論在幼兒園裏還是後來的學校裏,他都是一個活躍分子,老師同學們都很喜歡他。在德智體等方麵,他都不會落於人後,但這樣仍不能讓他的父母滿意,因為父母給毛毛定的標準是第一。每當毛毛拿著自己還認為滿意的成績單高高興興地回家時,得到的總是父母的訓斥:“這一道題怎麼能錯呢?這麼簡單,真是笨呀!”聽到父母對自己的評價,毛毛傷心地低下了頭。上小學一年級時,毛毛參加了全市的歌詠比賽,拿了二等獎。下台之後,他欣喜地向爸爸媽媽跑去,沒想到麵對的卻是爸媽冰冷的麵孔:“你看人家獲一等獎的那個小朋友,嗓子多甜美,表情多自然,可比你強多了,你呀,真讓我們失望。”可憐的毛毛,流下了委屈的淚水。在這樣的教育方式下,毛毛慢慢地變了。現在,他已經12歲,上小學五年級了。據老師說,這幾年來,毛毛仿佛換了一個人,原先他是一個特別開朗、調皮、聰明可愛的孩子,而現在他總是一個人獨處,很害羞、膽怯,不和小朋友們一起玩;上課從來不主動回答問題,就是老師把他叫起來,他的回答也是含含糊糊,猶猶豫豫,總是說我不行、我不知道,再也看不到毛毛那充滿自信、活潑可愛的樣子了。
專家認為,自卑兒童往往會表現出如下早期征兆。
常年情緒低落。如果孩子常常無緣無故地鬱鬱寡歡,那很可能就是自卑心理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