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感歎:這個年齡階段的男孩太讓父母“失望”,要是當初生個女孩就好了。這個階段的父母會害怕,會擔心,因為年輕氣盛的男孩可能會卷入各種糾紛,惹出很大的麻煩。不管怎樣,作為男孩的父母,一定要知道,這是男孩必經的階段,一定要花時間、有耐心地去引導男孩。教他們怎樣像男人一樣去做事,要讓他們知道自己應擔負起的職責,在哪裏找到力量的源泉以及前進的方向。
要想把男孩培養成一個有能力、有思想、有智慧、有責任心的男子漢,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家長的共同努力。
(1)給予男孩正確的引導。14歲到成年的男孩愛扮酷,喜歡追求個性、時尚和潮流。他們隻是隨波逐流,其實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歡哪種風格。不光外表,他們的內心也是非常混亂的,有時他們很自信,有時又表現得很自卑。麵對自己的未來,他們帶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他們會說:“將來我一定要成為百萬富翁!”但一想到具體怎麼去做就泄氣了,覺得自己根本什麼都做不了。所以,父母要給予這個階段的男孩正確的引導。如果父母多一些肯定、鼓勵,那麼男孩的思維就會越來越清晰;如果父母總是否定、批判男孩,男孩的思維就會越來越混亂。即使男孩有不當的地方,也不要通過打罵的方式予以糾正,要運用智慧,選擇男孩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引導。
(2)不要封閉男孩的成長環境。十幾歲的男孩很容易產生孤獨感,他們會覺得沒有人能理解他們,所以又難免會產生強烈的歸屬訴求。他們希望自己歸屬於某個團體,渴望被他人認同,因此會主動與同齡人交往,甚至會跟與自己年齡有些差距的人交往。這樣一來,男孩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人,包括父母不喜歡和不認可的“壞人”。
在男孩交友這件事情上,有些父母給男孩很多限製,不準跟這樣的人玩,不準跟那樣的人在一起,企圖把男孩放在一個“純淨”的圈子裏。實際上,這樣做不是純淨了男孩交往的圈子,是讓他與人隔絕了,他的朋友越來越少,交往能力越來越差,逐漸變得膽小,覺得隨時都可能遇見壞人。
其實,對於男孩交友這件事情,父母不用太過緊張,男孩也有自己的判斷能力了,如果他們的判斷真的有所偏差,父母隻要及時發現並正確引導就可以了,千萬不要采取封閉的措施。
(3)側麵迂回了解男孩的想法。14歲以後,男孩基本上初中了,待在父母身邊的時間越來越少了。在14歲到成人的這段時間,男孩會有自己的生活,與家庭生活越來越遠,父母對男孩的了解也越來越少,這不免會讓父母憂心忡忡。其實父母完全可以換個方式去了解,比如通過老師、親戚、好友等,這些人也會真心關懷孩子。長大的男孩也許不喜歡向父母敞開心扉,但是他們也需要傾訴的窗口,他們經常會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父母以外比較親近的人,也許會在關愛他的長輩家中對父母進行“控告”。如果父母了解到這些,就會找到自己與孩子之間的隔閡,然後想辦法彌補和改正。
(4)用父親的角色影響男孩。在男孩的成長過程中,爸爸對他的影響非常大,在男孩向男人轉變的這段時間,爸爸的影響更是不可缺少。爸爸是男孩接觸最多的男人,潛移默化的影響非常大。
爸爸平時可以向男孩講述自己的經曆,讓男孩有“與爸爸之間是男人與男人之間的對話”的感覺。這樣既能控製男孩的消極行為、引導男孩的積極行為,又能增強父子間的感情。如果爸爸在男孩心中是有影響力的男人,那麼男孩就會以爸爸為榜樣,同時也能從爸爸那裏感受到一種安全感。
總之,14歲之後的男孩逐漸進入了生機盎然的青春時代。這一時間段裏,男孩的身心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父母一定要做好引導工作,讓男孩坦然麵對自己的身心狀況。這一時間段裏,男孩特別需要有經驗的人的指引,指引方式與最終的結果息息相關。如果家長總是對男孩大呼小叫,即使家長說得有理,男孩也不願意接受,他們就會變得越來越“壞”。
所以,在這個時期,家長不僅要把正確的人生觀告訴男孩,讓他學會辨別善惡美醜和是非黑白,還要像朋友一樣和他溝通,在他迷茫時給他建議,在他孤獨時多多陪伴,讓他平穩過渡成為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