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階段的男孩,他們在生理上和情緒上要比女孩脆弱。比如,同樣是剛出生的嬰兒,男孩比女孩對疼痛更加敏感,當他們感覺潮濕或不舒服的時候,男孩更容易哭鬧。即使到了6個月大時,男孩仍然需要媽媽的照看,女孩則會通過吮吸手指和玩玩具等尋求安慰。
這一階段的男孩更渴望被關注,如果媽媽沒有給自己足夠的關注,他們甚至會通過一些不良行為來吸引媽媽的眼球,如果這個時候媽媽不正確地引導,而是打罵,對男孩的一生都會產生很多不良影響。因此,媽媽千萬不要被固有的性別觀念束縛住頭腦,認為男孩天生就該堅強。其實在0~6歲這段時期,男孩是脆弱的,是需要媽媽更多的耐心與關注的。
3.男孩需要的是引導,而不是選擇
“兒子,你喜歡紅色,還是喜歡藍色?”
“兒子,周末我們是去公園呢,還是去遊樂場呢?”
“兒子,你今天是想吃饅頭,還是想吃麵條呢?”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媽媽這樣問男孩,而處於這個階段的小男孩往往不知該怎樣選擇。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總是讓6歲以下的小男孩在很多的可能中自己去選擇,那這個男孩長大後不會是有主見的人。因為處於這個階段的男孩需要的是引導,而不是讓他選擇。
所以,媽媽要為這一階段的男孩製定好每天的生活。例如,今天吃什麼,今天穿什麼衣服,今天去什麼地方玩。有了媽媽的安排,男孩就會清楚地參與其中,並獲得很大的安全感。
4.會迷戀自己的身體
這一階段的男孩總是喜歡拉扯或揉搓自己的生殖器,甚至是當著眾人的麵把手伸進褲子裏。這讓很多媽媽感到煩惱。其實,媽媽隻要了解這一階段男孩的特性,就能理解男孩了。
男孩天生好奇心就很強,這一點從小就表現得很突出。他們會“研究”見到的每一樣東西,包括自己的身體。他們對自己身體的早期迷戀是很正常的,因為撥弄、搓揉自己的生殖器會給他們帶來快樂和舒服的感覺,僅此而已。
所以,媽媽不要對這一階段的男孩的這種行為大驚小怪,隻需引導孩子。可以讓他搓揉自己的生殖器,但這是一件隻能私下做的事情,如果他偏不這樣做,那也就隨他好了,等大一點兒,即使你不說他,他也不會這樣做了。
總之,0~6歲屬於男孩的純真時代,這個階段是男孩身體發育、智力發展、情感發育和性格形成的最重要階段。媽媽一定要給他們足夠的關愛、嗬護和引導,不要以打罵的方式去糾正一些看似他做得過分的事情。
6~13歲——想成為爸爸那樣的男子漢
6~13歲,這是男孩成長的第二階段。在這一階段,男孩進入了自身成長的轉變期,不再像前一階段那樣依賴媽媽,而是喜歡和爸爸交流,開始向爸爸學習,模仿爸爸的行為,並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男子漢。
因此,在這個時期,爸爸對男孩的影響非常大,如果爸爸沒有給男孩足夠的關愛和引導,男孩就可能會製造麻煩,希望引起爸爸的注意。如果男孩沒有如願,那麼他在未來的日子裏就可能會和爸爸對立起來,成為一個不聽爸爸話的“男人”。因此,爸爸一定要明白這一點,要常與男孩互動,做好男孩的引路人。
進入這一階段的男孩,會出現很大的變化,他們逐漸覺得自己是“男人”了,要做一個爸爸那樣的人。甚至那些平時很安靜的男孩,到了這個年齡也整天舞刀弄槍,證明自己能力高強。即便在大人們看來這是很可笑的事情,但男孩還是要通過各種行為來表明自己的“男子氣”。
有的男孩為了證明自己是男子漢,還希望自己快點兒長大,幻想身體突然變得很強壯,有很大的力量做各種事情,甚至希望像爸爸那樣長出胡子來。於是他們通過各種行為來表明自己的身份,比如,男孩會爭著當警察,因為警察在他們眼中是英雄,是男子漢;男孩喜歡舞刀弄槍,希望自己成為武林高手;男孩總是夢想著自己有一天能去拯救地球;甚至會做各種危險的事情,以證明自己的勇敢。
在6~13歲這個階段,男孩的思維也會發生變化,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逐漸開始具備,自尊心開始增強。心理學家認為,在這一階段,男孩自尊心的發展會出現兩種傾向,他們對自己的看法也會截然不同:要麼認為自己很能幹,能積極地麵對一切事情;要麼認為自己很無能,什麼事情也做不好。因此,在這一階段,家長一定要注意引導男孩正確地認識自己。另外,6~13歲的男孩除了要努力表現自己是男子漢之外,還會表現出以下幾種特征。
(1)處於這一階段的男孩會對規則的破壞產生不安全感。男孩是講究“規則”的動物,而他們最關注的也是“規則”。進入一個新環境或者接觸一個新事物之後,如果父母告訴男孩規則是什麼,違反規則會有什麼樣的後果,會令男孩更有安全感。如果父母首先打破了“規則”,就會令男孩非常失望和痛苦。因此,父母一定要特別注意這一點,不要去打破男孩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