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越淡越好”
有些“土政策”這樣規定:不讓產婦吃鹽——在產婦產後的前幾天,飯菜內一點鹽也不放。事實上,這樣做隻會適得其反,略吃些鹽對產婦是有益處的。由於產後出汗較多,乳腺分泌旺盛,產婦體內容易缺水和鹽,因此應適量補充鹽分。
“不能刷牙”
產婦比一般人更應注意口腔衛生。由於產婦進餐的次數多,食物殘渣存有留在牙齒表麵和牙縫裏的機會增多,而口腔感染還是產褥感染的來源之一,因此,許多產婦在月子裏不刷牙是不對的。產婦應該每天早、晚各刷一次牙,如能在每次進餐後都刷牙、漱口,對健康更為有利。
“湯比肉有營養”
產褥期應該常喝些雞湯、排骨湯、魚湯和豬蹄湯,以利於泌乳,但同時也要吃些肉類。肉比湯的營養要豐富得多,那種“湯比肉更有營養的”說法是不科學的。
“雞蛋吃得越多越好”
雞蛋的營養豐富,也容易消化,適合產婦食用,但並不是吃得越多就越好。有些產婦一天吃一二十個,不但吸收不了,還會影響對其他食物的攝取,因此一般產後每天吃兩三個雞蛋就足矣了。
“產後24小時開奶”
一些地區的產婦以為:在產後24小時後才要給新生兒喂奶,認為開奶早不好。而事實正好相反,開奶越早越好。因為嬰兒吸吮奶頭可以促進乳腺分泌乳汁,又有利於子宮收縮,使子宮早日恢複,同時,新生兒也能及早得到營養豐富的初乳,可謂“一舉三得”。一般情況下,產後30分鍾即可哺乳。
“滿月即可恢複性生活”
由於人們都習慣於把滿月當作產婦身體完全複原的標準,所以多數夫妻在孩子剛滿月時就恢複了性生活,實際上,這樣作為時尚早。因為分娩對子宮內膜和陰道壁所造成的損傷,在4周內是不可能完全愈合恢複的。專家們認為,產後6~8周後恢複性生活才是安全的。
產褥期護理及衛生保健
分娩時體力消耗比較大,在產褥期,尤其是在最初的2周內,體內各器官在短時間內變化比較大,子宮內又有較大的創麵,容易感染疾病。由於哺乳,容易影響睡眠和休息。特別需要注意清潔衛生,加強產褥期護理,使身體盡快恢複。
1.建立良好的休息環境,注意衛生室內溫度適宜,18~20℃,空氣新鮮,通風良好。即使在冬季也要有一定時間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但要注意避免直接吹風。居室內要清潔舒適。在房間內不要吸煙,有慢性病或感冒的親友最好不要探視產婦及新生兒,盡量減少親友探望,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2.要像平時一樣洗漱、刷牙、洗臉、洗腳、梳頭,飯前便後洗手,喂奶前洗手。出汗多還要勤洗澡、勤換衣服。夏天可以多洗澡,冬天有條件也應該洗澡或進行擦浴。注意預防感冒,洗澡應采取淋浴,不要盆浴,以免髒水進入陰道引起感染。用具要清潔。
3.產後陰道有惡露排出,要注意保持外陰部清潔,每日用溫開水洗外陰,勤換內褲與衛生墊。大小便後避開傷口,用清潔衛生紙從前向後擦淨,注意不要反方向,以免肛門周圍細菌逆行造成感染。
4.注意飲食營養產婦飲食直接關係到母嬰健康。由於分娩時體力消耗大,身體內各器官要恢複,產婦的消化能力減弱,又要分泌乳汁供新生兒生長,所以飲食營養非常重要。食品要多樣化,富於營養,容易消化,不能多油膩。尤其產後最初幾天內,要多吃些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品,多飲水及湯類,促進乳汁分泌。多食水果、蔬菜有利於大便通暢。忌辛辣食物及酒類。注意飲食衛生,防止胃腸炎的發生。
產後各時期的生活安排
產後身體特別虛弱,如何恢複健康、恢複元氣,如何防範各類疾病侵身,是整個產褥期應該特別關心的問題。產婦分娩後,日常生活安排要特別精心周到,且各時期應有不同的調養和護理。
產後當天
1.充分休養無論初產婦或經產婦,應充分注意休息,消除分娩中的疲勞。
2.排尿產後4小時排尿,否則會引起產後尿瀦留。一旦發生,不僅會影響產後恢複,並可致泌尿係統感染。
3.飲食陰道正常分娩者,可吃一些清淡飯菜,喝水有利於排尿,但不應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剖宮產者要36小時後或肛門排氣(放屁)後才能進食。
4.疼痛如果子宮收縮引起肚子痛,或會陰縫合處疼痛不能忍耐時,或剖宮產傷口疼痛,可向醫生提出,做適當的止痛處理。剖宮產的產婦用腹帶,能有效減輕腹部傷口疼痛。
5.注意觀察陰道流血量正常分娩時出血量一般不超過300毫升,產後如果出血量多於平常月經量,應立即告訴醫生處理。
6.乳房護理如果乳頭乳暈有垢痂,應用溫熱肥皂水及清水洗淨。以後每次哺乳前後均要洗手和用溫毛巾洗乳頭和乳房,擦洗幹淨後,采取最舒適位置開始喂乳。
7.哺乳寶寶出生後即可哺乳。早喂奶可促進乳汁分泌和促進子宮收縮恢複。因此應給寶寶早喂奶。
產後第一天
1.活動分娩後8小時左右可下地活動。剖宮產產婦盡可能早日下床活動,如不能下床,可以在床上活動肢體和軀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