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孕期保養與保健(1)(3 / 3)

孕期用藥。許多藥物特別是西藥可在妊娠早期使胎兒畸形,在妊娠後期使胎兒受害,因而應審慎用藥,並及時記錄藥名、用藥量和用藥天數。就醫時應主動向醫生說明自己正在孕期,孕婦本身更不能自以為是地隨便用藥。

孕期井發症。如有發生陰道流血、下肢浮腫、頭昏、眼花、視力障礙等自覺症狀時,均應就詢於醫生,並記錄於妊娠日記上。

接觸X射線和放射線性物質或有毒物質。孕婦對上述射線及物質應避免接觸,以防對胎兒帶來不利影響。如有接觸,應作記錄。

性生活。妊娠早期同房可能引起流產,妊娠晚期同房可以造成破水、早產、產褥感染。妊娠中期雖可以同房,但次數不宜過多,並且應作記錄,以便控製(可用“”符號表示)。

胎動記數。正常胎動數每小時在五次以上,多者可為20~40次。有正常胎動說明胎兒存活,若胎動次數每小時少於五次,表示胎兒有缺氧情況存在。若胎動停止,說明胎兒情況危險,應立即去醫院診察。孕婦應每晚睡前數胎動一小時,住院者可每日早、中、晚各數一小時,並加以記錄。

陰道流水。妊娠期如有多量的陰道流水,可能是羊膜已破,胞水流出,表示孕婦臨盆或羊水早破,遇此情況,除及時記載流水時間外,應到醫院檢查。

產前檢查的日期、胎位倩況。也應記錄。

日常生活變化:包括生活習慣、工作情況改變、出外旅行、外傷、巨大精神創傷等都在記錄之列。

妊娠日記最好由孕婦自己寫,也可以夫婦討論後由丈夫代記。要逐日逐項記錄,無事不記,有事即記,記錄要詳細準確,直至分娩。

為了加強孕婦和醫生的合作,希望孕婦都來寫妊娠日記!

怎樣使胎兒安全度過“畸胎危險期”

看過日本電影《典子》的觀眾,一定不會忘記典子出生後其父看到親生女兒沒有胳膊,隻有兩隻像魚鰭樣短小的肉棍……便發瘋似地要求醫生將其處死……這,雖然是電影中的一個悲慘的鏡頭,但這並非作者虛構,而是曾經發生在生活中的事實。20世紀50年代末期,聯邦德國合成一種叫“反應停”的鎮靜藥,曾在早期妊娠婦女中廣泛應用,但是這種藥物有強烈的致畸作用,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世界各地就有近萬名畸形兒出生。這些嬰兒的上肢或下肢像短棍,沒有手足,酷似海豹,醫學上稱為“海豹肢”。這一藥物性畸形的可悲事件曾一度轟動全世界。典子就是這一不幸事件上的產物。

在此之後的研究證明,能引起胎兒畸形的外界因素有許多,並非隻有“反應停”,主要有生物、化學和物理三大類。

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病毒。在婦女妊娠期間,很多病毒可通過胎盤進入子宮感染胎兒。現已查明能影響胎兒的病毒有風疹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和水痘病毒等等。如果在妊娠前三個月被上述病毒感染,對胎兒的影響則更大。約有50%可能會發生胎兒小頭畸形、無腦畸形、內髒畸形、腦積水和先天性聾啞等。

化學因素主要指藥物。常用藥物中能夠造成胎兒畸形的有利福平、四環素、鏈黴素、新黴素、氯黴素、紅黴素等,抗癌藥物如甲氨喋呤、環磷酸胺等;激素類藥物如睾丸酮、雌激素、可的鬆等,抗瘧藥物如奎寧、氯奎、乙胺嘧啶等,抗過敏及中樞神經鎮靜類藥物如氯丙嗪、利眠寧、撲爾敏、苯海拉明、安定、苯妥英鈉等;降血糖類藥物和相當一部分中草藥,也在不同程度上對胎兒有不良作用。這些藥物有造成流產、死胎的危險,有的可以造成胎兒神經、內髒、五官、四肢的畸形,有的可造成胎兒先天性代謝疾病。

物理因素主要是指各射線,如紫外線、X射線等等,這些射線都會不同程度的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尤其是妊娠早期,對胎兒的影響最大,可能造成流產、死胎或畸形。

除上述因素外,孕婦在妊娠期間酗酒、大量抽煙,或接觸有機磷農藥過多及鉛、汞等有害物質,都可以導致胎兒先天性智力低下或者發生畸形。

怎樣才能使胎兒安全度過“畸胎危險期”呢?目前一些學者一致認為,孕婦在懷孕頭三個月內,應少到或不到公共場所去,尤其是在傳染病流行季節更應注意。如果有了病也不要自己亂服藥物,應按醫囑服藥,接受醫生指導。不要接觸放射線(包括透視、拍片及其他檢查);不要接觸有害物質如有機磷農藥及鉛、汞等;要注意飲食衛生,不要將有害物質吃進去(被農藥汙染的蔬菜等)。不要抽煙、喝酒,不要同房等等。隻要注意了上述幾點,“畸胎危險期”並不可怕。但若在妊娠頭三個月內感染過病毒或使用過易使胎兒致畸的藥物,應到醫院征求醫生意見,根據不同情況而采用相應的措施。

為什麼孕婦不宜久留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