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孕前養腎與養生(15)(2 / 3)

(6)桑椹:桑椹是桑樹的果實,又稱桑果。幹果入藥,鮮品作果品食用。《演南本草》中說桑椹“益腎髒而固精,久服黑發明目。”王士雄的《隨息飲食譜》中說:“桑椹補肝腎,充血液,止消渴,利關節,解酒毒,祛風濕,聰耳明目,神魂鎮魄。”桑椹其味甘,性微寒,具有滋補肝腎,補血養顏的功效。

現代研究表明,桑椹味甜多計,營養豐富,含有果糖。

葡萄糖、蘋果酸、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胡蘿卜素。用現代分子測定免疫反應,發現它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提高T細胞的數量和增強T細胞的功能。桑椹除滋陰、補血功能外,還有安神、延壽的功能,如首烏延壽丹中就是用桑堪與何首烏、女貞子等相配伍使用,來治療年老體衰,膝腰酸軟,須發早白等病症的。常食桑椹,可以益腎固精,黑發明目。

(7)鴿肉:鴿肉味鹹、性平,具補肝腎、益精氣、解毒消癰作用。鴿肉中含粗蛋白22.1%,以及少量脂肪及無機鹽等。鴿肉細嫩鮮美,尤以乳鴿為上。因鴿肉補腎益精力強,對老年人腎精不足所致的體弱無力,或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以及消渴症等尤為適宜。健康人食之可保腎。燉全鴿尤適用於腎虛痿、早泄、性功能低下等以及婦女由於氣血兩虛引起的性功能減退。

(8)鵪鵓:鵪鶉肉性平、味甘,有補中益氣、養血填精的功效。它的營養豐富,有“動物人參”之稱,由此可見其補益作用之強。其肉味鮮美,老幼皆宜,可用於腎精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軟,夜尿頻多,以及陽痿、早泄、造精等病。它是保腎佳品。該品不溫不燥、不寒不涼,故應用範圍很廣泛。

(9)鱅魚:即俗說胖頭魚,亦名黑鰱。其味甘、性溫,具溫腎益精、補脾暖胃功效。內含蛋白質15.3%,脂肪0.9%,且含鈣、磷、鐵、維生素B及煙酸等。其肉味鮮美,尤以頭為佳。清蒸鰱魚頭是世人皆知的美味佳肴。食之能補腎溫胃,腎虛陽氣不足的人食之甚佳,健康人常食可強腎健體。

本品性熱,故內有蘊熱、陰虛火旺之人不可多食。

(10)烏魚:鳥魚又名烏鱧,其肉味甘、性寒,具有補氣血、益精髓。健脾利水之功效。該魚含蛋白質19.8%,脂肪1.4%,尚有鈣、磷、鐵。維生素、尼克酸,魚尾肌內含有多種遊離氨基酸。其味美,滋補力強。一般用其填精生髓、益腎補氣、補血。尤適用於老、幼、病弱之人,是各種虛損病人的食療之物。因其既能益腎精,又能健脾利水,故腎虛浮腫食之有益。

此魚無觸發宿疾之弊。

(11)黃花魚:黃花魚肉味甘、性平,具補虛益精、調中止痢之功效。它含有蛋白質17.6%,脂肪、鈣、磷、鐵、維生素B、煙酸,其中含有人體必需的17種氨基酸。本品補腎益精、健脾開胃之功甚佳。對於老弱產後,體虛贏瘦,以及納穀不香、神倦乏力食之皆宜。

本品性平不熱,無脂不膩。

(12)鱉:鱉又名甲魚、團魚、無魚,鱉肉味甘、性平,自古以來被視為滋佳品,其含蛋白質17.3%,尚有鈣、磷、鐵及維生素A,其含量均較高,尚含有脂肪4.0%,煙酸、維生素B。常人食之可滋補強身,久食可長壽。本品有益氣填精、滋陰養血之功,故用於病後詞補、陰虛盜汗、疳證,結核病等均有顯效。因其益氣養血,填精添髓,故為良好補腎佳品。

鱉肉味鮮美,是珍貴補品,含豐富蛋白質,並含糖類、鈣、鋅、鐵及各種維生素,不僅易於消化,而且產熱量高、能促進血液循環,鱉肉中含有較多組氨酸,故肉味鮮美。甲魚死後,組氨酸被分解而產生毒素。因此死甲魚不能食用。吃鱉講究吃殼上四周下垂的柔軟部分,稱為鱉裙,五代時高僧謙光雲:“但願鵝生四掌,鱉留兩裙。”

鱉的藥用價值很高,鱉的頭、肉、血均可入藥,全體人藥可滋陰涼血、補腎、健骨、治體虛、肺結核、肝脾腫大。近代研究:鱉甲有抑製結締組織增生、提高血漿蛋白及消腫塊的作用,可增強腫瘤病人機體抵抗力。但鱉隻適用於陰虛病人,且不可多食,久食損人,對於消化能力差,食欲不振的人慎用。

(13)海參:海參味甘、成,性溫。具有補腎益精、養血潤燥、除濕利尿的功效。海參是高級滋補品,營養滋補力甚強。它含有蛋白質76.5%,僅次於魚翅,脂肪1.1%,糖13%,並含有鈣、鐵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等人體必需的物質。海參品種很多,主要有刺參和光參。烹食為肴中珍饈。

海參為一種棘皮動物,生長在海中,其營養豐富,有人參之功效,故名海參,我國沿海地區均有出產,但以黃海、渤海產量為最高,北方沿海多產刺參,參體外有棘刺,形好看,多用於宴會,南方產為光參,個體大,皮厚,肉較脆,一般體光滑無棘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