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曇華林
旅遊
作者:西鎮一嬸
曇華林,一個美麗的名字,也許與曇花有關,可能和佛教有緣
曇華林,一處被遺忘的角落,彌漫著後街往日的氣息,仿佛是一場舊夢
曇華林,一段時光的剪影,能夠找尋被歲月遺忘的城市故事
曇華林,一個武漢人也未必會知道的地方……
武漢,是一個相對喧鬧的城市,這裏的人們心直口快,有什麼說什麼,然而,在這片喧鬧之外,卻有一處安逸的地方,它就是曇華林。
與北京上海相比,武漢沒有那麼博大的文化底蘊,但這並不代表它就沒有自己的個性。雖然武漢人總是在為生活的點點滴滴而忙碌,而奔波,但是,武漢有著自己不同於其他城市的韻味。就像泡菜一樣,你在這座城裏泡的時間愈久,就愈會發現它的真正味道。尤其是在尚未被大多數人發現,甚至連很多武漢當地人都不知曉的曇華林裏,你會感受到那片好似離去的文化氣息。
一路溜達到曇華林已經是日落時分,人不是很多,很安逸,也很小資。曇華林兩邊矮矮的帶著古舊味道的房子,全都沐浴在餘暉裏。路邊不時有慵懶的貓睡在木頭凳子上,半睜著眼看著這個腳步漸漸慢下來的世界。
石板鋪成的路麵,透露出時光在曇華林刻下的印記。這份特有的舊時風貌,其實更多體現在曇華林背後的普通小道上。那裏遺留著曾經的西洋文化,有好幾座基督教堂坐落在那,已經融入了當地居民的生活。隻有我們這些遊客,才會駐足感歎,不停地拍照。
繞回到曇華林的主路上,依舊可以感受那份小資的情懷。這裏的小店,每一家都特立獨行,卻都散發著古色古香的美。看來曇華林的懷古遺風,早就滲透進了這裏的一磚一瓦。文藝範兒的攝影師應該是最愛這裏的,隨意抓拍,虛實定格,一個不經意的瞬間就能留住屬於這裏的獨有韻味。
也曾去過鼓浪嶼,還有北京的文藝小資地,所以看見曇華林的那些可愛小店就感覺特別親切。曇華林依舊讓人欣慰,因為它還沒有被弄得麵目全非。既有小資情調的創意小店和咖啡館,也有住在複古房子裏麵的四代同堂,生活氣息濃厚的讓人備感親切。
當我們拿著相機掃街的時候,正巧碰到曇華林小學的學生們放學。黃昏的光線裏,老人家拉著孫子孫女的手,正往自家的老宅走去。有些老頭老太太則坐在房子門口曬太陽,手裏拿著茶壺,或者擇著菜。你衝他們笑笑,他們也會對你露出和藹的笑容。其實最讓我們好奇的還是主街旁邊的小路,那裏隱匿著的小巷,幽暗又深長。那是生活在這裏的居民們的私人領地,提著菜籃子的大媽匆匆回家的腳步在夕陽裏拉出狹長的影子。
曾經有人說過,曇華林是一條嶄新的老街。她的年輕,文藝,彰顯在石板街兩側大大小小的小資店鋪裏。但同時,她又是古舊、深沉的,用青磚灰瓦凝固了武漢這座城過去的時光。
曇華林,是一個無所事事也不會覺得浪費時光的地方。在這裏,你可以看花,看樹,看人,看房子,或者什麼都不幹,就懶懶地窩在咖啡館的大沙發裏,愜意,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