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2 / 2)

幾百門大炮一字排開,一陣轟鳴,山被削去了一半。以前擠壓的人頭都看不見了,都飛上了天。

穀口的兩挺重機槍也被炸得不見了影,風中隱隱約約傳來慘叫聲,由於隔了三五公裏,聽不太真。

大軍向穀口開進,直到進入穀中,山上也沒有傳來一聲槍聲。命令大隊駐下,派了先頭連向前搜索。過了一陣,一個麵紅耳赤的戰士跑了回來,先是扒在旁邊的枯枝上幹嘔,然後報告說:“都被炸碎了。“'

兩萬的守軍隻剩下二千餘人,其餘的或是被炸碎,或是被土埋入地下窒息而死。

大軍來不及掩埋死屍,留下人手組織鎮子上的人去掩埋屍體,做善後工作。大部隊則帶上俘虜去寧成鎮與援軍會合。

寧成鎮是這片山地的一個大鎮,它座落在山地中一個比較大的衝擊平川上,周圍的幾條河溪都從這裏流過。

這裏的交通四通八達,周圍山地的物資都在這裏交彙,是天然的一個大集。各路人物都在這裏逗留。

鎮中沒有多少軍事設施,也沒駐多少軍隊。由於無險可守,都把它當成一個物資流通地,而不當成後勤基地。所以鎮上也有許多軍隊的臨時機構。

在大軍進攻山穀的時候,來援助的二千人也出了山,幹掉了鎮子上的少量守衛部隊。等到拔掉釘子,寧成鎮上的援軍巳經做好了一切準備迎接大軍的到來。

布置好防禦陣勢後,大軍就在寧成鎮上休整。這一段時間彈藥消耗比較多,急須補充。人員也有不少傷亡,俘虜也沒來得及整訓。前前後後俘虜的人員已經近四千人了。

大軍決定在此休整十天。

中華國軍隊嚴明的軍紀再次受到了群眾的擁護。雖然隻是短短的十天,但鎮子上的所有居民都能深切地感受到這支軍隊在各個方麵與其他軍隊不一樣的地方。仁義之師!這是他們最後的結論!

被俘虜的士兵在十天內也起了很大的變化。他們被分成多個小隊,這些小隊同分到地方的各支部隊一起訓練,一起生活,感受到了同過去很多不一樣的地方,也受到了很大的觸動。十天內,他們從敵對到抵觸,再到同軍隊和平相處,不再敵視這支軍隊。十天,僅僅隻有十天,大軍就把四千多敵人變成了盟友。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人會成為真正的戰士,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會成為戰鬥骨幹,成為堅決勇敢的戰士。這是一定的。

雖然群眾基礎還有待加強,但前麵強敵環伺,沒有多少時間逗留。

在完成彈藥補充後,大軍帶足幹糧,繼續攻擊前進。大軍現在的人數是出發前的1.5倍,戰爭越打人數越多雖然沒有這個道理,但實際情況就是如此,人數的確是越打越多。

前邊的路越來越難走了。公路隻有一條尚稱寬敞,不過僅僅隻能供坦克行走,很多道路隻有一指寬,一邊就是懸崖峭壁。坦克隻能勉強走過。

公路隻能通坦克,有些軍隊就隻能翻越山嶺,越過羊腸小道。這裏的山看起來山連山,並不大,也不遠,但是真正走起來,翻一座山得一天。

山裏的景色很美。正值夏天,滿山翠綠,有時會遇到一些水潭,翻山越嶺中經常可以洗一個澡,很美。

前邊還有一個關卡。過了這個關卡之後,有一條路可以通到中路,這樣就可以同中路主力彙合。

這道關卡有兩個萬人隊構築的陣地守衛。

陣地是經過長時間修建而成的工事。天齊國在此地日久,修的工事都很堅固,工事大多依山勢高低而建,有很多磚石結構,有的是利用天然的岩石搭建的工事,總而言之很堅固,大炮打上去起的作用不大。

看到不能速戰速決,大軍就修建了防禦陣地,準備伺機破敵。

四挺重機槍形成交叉火力,立在陣地的最高處,也就是陣眼上。前邊也挖了交通壕,方便運送武器彈藥。在合適的地方還布置有阻擊手射點,專門射殺重要目標。

炮兵設在離陣地很遠的地方,中間沒有射擊障礙,還派了幾百人在周圍深挖戰壕,衛護炮隊的安全,整個交通壕縱橫交錯,可以通到全陣地的任何地方。

指揮所放在一座山的半山腰,地方很適合隱蔽,有心人一時半會也接進不了。其他的如醫護站,等等也都做了妥善安排。

一切都安排妥當,但進攻確不很順利。得想些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