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1 / 2)

戰鬥打了兩天。肅清城門障礙後,部隊在城後的狹穀中遭遇到了強烈的阻擊。

城牆被坦克和火炮轟蹋了一個大口子。飛機也來助陣。它們呼嘯著往敵軍陣地上傾瀉炸彈,在陣地上的天齊國防禦陣地被炸的人仰馬翻,無法組織起有效防禦。

坦克推倒土牆填上了壕溝,大炮往前延伸,催毀了重機槍陣地。

裝甲車把士兵們運到了前沿,然後放下士兵。在炮火和坦克的掩護下,士兵們永作直前,一口氣衝到了城牆下。

城裏那一片民房已經被炮火轟成了廢墟,看不到人影,有時會有一些人露出身影,但很快就不見了。

陣地上的敵軍除了一開始打了一陣槍,後來大炮一響,轉身就如潮水一般撤走了。

不過,陣地上還有不少人在打槍。有些敵軍在坦克開過來的時候,直接就舉槍投降了。

大部隊進了城。但是一陣炮聲卻從城外傳來。

偵察員前來報告城外五裏的山嶺上發現大批敵軍。

命令部隊向城外警戒。布置好陣勢之後。命令全軍修整。

第二天一早,留下一個營在城中,全軍開到山穀外麵。

這裏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從古以來就是一個重要的隘口。

俗稱“兩山夾一穀“。在山坡的各個要道上,各種軍事設施都很齊備,這裏簡直就是一個軍事博物館,從古至今的設施在這裏都看得到。

不過,這些設施在大炮的轟鳴下,都變成了廢墟,在大部隊都趕到之後,首先找了一個平地構築了炮陣地。近百門火炮排在陣地上,足足轟了兩個小時,兩邊山穀都被炸鬆了一層。

炮擊過後,坦克開了上去,大隊人馬跟在坦克後麵衝入了天齊國軍隊的陣地。一個團的人馬被炸得隻剩下幾個人。這些人都做了俘虜。

徹底肅清殘敵後,大部隊回城修整。另外部隊在攻占山穀的過程中也死傷了一些人,須要補充一些人馬。

和大本營聯係之後,答應派二千人馬過來,從中路出發,在前麵五十裏的一個小鎮寧成鎮會齊。

那條路全是祟山峻嶺,道路崎嶇,罕有人行走,中間也沒有什麼關卡。

大軍與小鎮之間還隔著一條河流和一個城鎮。這條路上天齊國都布有重兵。防守這個城和河口的共有三萬人,相當於一個軍。

由於左路來敵相對少,而中路有七八萬大軍,防守力量相對不足,就從這三萬人中抽調了一萬人到中路,這樣防守力量就是防河口的一個師一萬人,防城池的一萬人一個師。

大軍現在列陣於河口之上,準備相機渡河。對岸的離河口的一帶崗嶺上,布置有炮兵陣地。

在山崗下的平地丘陵地帶,戰壕縱橫交錯,鐵絲網密布,是天齊國軍隊的主陣地。

河水本來清淺見底,深僅及小腿,不過現在夏水泛濫,有半米深的水,最深處的水接近一米五。想要一衝而過小河是不可能的,坦克和大炮也很難渡過河去。

必須搶占灘頭陣地,建立防禦之後,才能把坦克和大炮安然渡過河去。

在晚上的時候,組織了兩千人的部隊準備偷渡。當部隊偷偷渡過一半的時候,對岸升起一顆紅色信號彈。緊接著轟鳴的炮聲和重機槍的掃射聲大作,偷渡的軍隊一下子倒了一大片,其餘的人趕忙撈回傷員,冒著密集的炮火和槍雨,衝回到岸邊。

偷渡行動失敗。不僅如此,被打死和炸死了數十人,死傷近百人。

看來偷渡行動行不通,得另想辦法。

第二天的時候,發現對麵岸上敵軍陣地上看不到人。因為害怕對方有詐,特意派了十個人前去試探。這十個人一直走到對方的鐵絲網前也沒有發現一個人。

軍隊判斷,這是敵軍害怕飛機轟炸,因而放棄了陣地,撤走了。

工兵營修好的道路,坦克和大炮順利地渡過了河。

前邊是帽頭鎮。它建在山塵上,石牆有苔,拾級而上,年代極為久遠。鎮頭兩塊大磨石上,放有兩門大炮。不過,小鎮的防禦僅此而已。

在小鎮中的街道樓層上還多藏有雄兵,但真正的戰場不在小鎮上,而在離小鎮十裏的一個山穀中。雖然可以繞過戰場,穿過帽頭鎮前去和援兵彙合,但放著一支兩萬人的荷槍實彈的大軍在背後顯然不行。一旦被包圍,就隻有包餃子的份了。

大軍開到了山穀外。防禦小鎮的所有軍隊都在這裏,足足兩萬。

山穀兩邊的山坡上被修築了很多工事,在穀口架了兩挺重機槍。山嶺上人頭擠壓,都嚴密地注視著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