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2 / 2)

會議成功召開,與會的所有人都同意了會議的內容。會議過後,所有的工作都按照會議內容有條不紊地展開。

先頭部隊十萬人也在向木棉城方向開進。根據偵察回來的情況報告,天齊國在這一片山區構築了大量的軍事建築,有些山上明碉暗堡設了十幾個,還有的山上從上到下全部修建了鋼筋水泥結構的碉堡,一層一層的,看起來非常嚇人……總而言之,這次進攻不全太順利。

先頭的十萬人分了幾個方向前進。

左邊是全軍的總先鋒隊沿一條河穀前進,首先開進。

中部是主力部隊,攜帶了大量輜重,從一片丘陵地帶向前開進。

右部沿海邊前進。

飛機在機場待命,隨時準備攻擊。

這些軍隊最後都會在山區的中部的一條穿山公路上彙合,在穿過約二百公裏的山區公路之後,各取道路分頭向木棉城前進。

戰役的難點就在這兩百公裏上,在這片區域,天齊國構築了大量的軍事設施……

左邊的部隊現在正在一個小山坡前宿營造飯。夏天的山景很美麗,到處山花爛漫,山色翠綠,流水淙淙。

根據報告,在前麵二十裏有一座城池,駐守有一個團的兵力。城外挖了壕溝,布滿了鐵絲網,牆頭遍布機槍。這次的任務就是要拿下這個城市。

大炮被推到離城三公裏的地方。城北是一片民宅,現在都被拆了,門板和屋梁都被拿來建掩體。城中寂靜無聲,有些軍隊在走動。

在城牆上有軍隊在走動。

一聲呼嘯過後,在炮聲的轟鳴聲中,戰鬥開始了……'

3個步兵團:每個步兵團包括3個步兵營、1個團部連(有6門106mm迫擊炮)、1個勤務連和1個反坦克連(12門57mm反坦克炮、5挺機槍);每步兵營包括3個步兵連、1個火器連和1個營部連;營部連裝備3門反坦克炮、4挺機槍、8個火箭筒;火器連有官兵162人,裝備6門81mm迫擊炮、11挺重機槍、7個火箭筒;步兵連包括3個步兵排、1個武器排;武器排有3門60mm迫擊炮、3挺機槍、3個火箭筒;步兵排包括3個12人的班(每人步槍或自動步槍1支)

師屬炮兵:包括3個105mm榴彈炮營、1個155mm榴彈炮營、1個司令部連和1個炮兵勤務連,裝備155mm榴彈炮12門,105mm榴彈炮36門。

1個機械化偵察隊。

師屬工兵、通信兵、補給兵、醫療兵、憲兵等分隊略與前同。

一般每個步兵師還配屬1個坦克營、1個防空營等部隊。

武器裝備:

榴彈炮70門,迫擊炮145門,反坦克炮93門,火箭筒663具,機槍950挺,衝鋒槍及步槍(含自動步槍)8000支,手槍7600支,坦克76輛,裝甲車輛49輛,其它車輛1560輛。

[轉自鐵血社區 http://

日軍的基本單位是師團,它有多種編製。在抗戰爆發時,日軍有十七個常設師團是日軍的常備軍,番號依次為近衛、一至二十(內欠十三、十五、十七、十八師團)。編製為四單位製,即師團下轄二個旅團,旅團下轄二個步兵聯隊,步兵聯隊轄有三個步兵大隊,大隊下轄四個步兵中隊、一個機槍中隊(八挺重機槍)、一個大隊炮小隊(二門70mm步兵炮),步兵中隊轄三個步兵小隊,小隊轄一個機槍組(二挺輕機槍)、一個擲彈筒組(二個擲彈筒)和二個步槍組。師團還轄有一個炮兵聯隊、一個輜重聯隊、一個工兵聯隊、一個騎兵聯隊(四個騎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以及其他部隊。此時的師團分為兩種,一是馱馬製,炮兵聯隊轄有四個大隊(三十六門75mm山炮與十二門75mm野炮),步兵聯隊轄有一個聯隊炮中隊(四門山炮)、一個步兵炮中隊(四門步兵炮),總編製為28500人。一是挽馬製,炮兵聯隊有三十六門野炮與十二門120mm榴彈炮,步兵聯隊轄有一個聯隊炮中隊與一個速射炮中隊(37mm速射炮四門),總編製為25000人。此外還有以下一些獨立的特種兵部隊:騎兵旅團(轄二個騎兵聯隊與一個騎炮兵聯隊、一個裝甲車隊)、坦克聯隊、獨立工兵聯隊、獨立野炮聯隊(三十六門120mm榴彈炮與十二門75mm野炮)、獨立野戰重炮兵聯隊(二十四門150mm重榴彈炮)、野戰重炮兵聯隊(十六門100mm加農炮)、獨立重炮兵大隊(八門150mm加農炮)、迫擊炮大隊(中型迫擊炮三十六門)、獨立山炮兵聯隊、電訊聯隊、鐵道聯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