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獨生子女的教育環境:21世紀是人才的世紀,每一位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父母幾乎用全部的時間和精力來關注孩子的教育。當孩子一出生,父母就從開發智力的角度上,不隻給予充分的營養和物質上的滿足,更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不僅供給智力開發的各種玩具、圖片、遊戲、參觀、旅遊等活動,更能給予孩子所有的學習機會,如各種學習用具、學習書本、學習課程等。現在獨生子女的智力早熟,興趣廣泛,知識麵也比較寬。這一代獨生子女有著優良的素質,掌握著現代科技知識,擅長運用網絡,成長平順;他們關注自身發展,敢於冒險,富有激情,重視權利。他們更注重規則意識,知識麵廣,表現出了極好的學習、接納能力。但是,許多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又錯誤地認為孩子掌握知識越多越聰明,又不懂得早期教育的方法,隻希望培養出“神童”,給孩子灌進許多“食而不化”的知識,神童式的施教,過多、過高的要求,枯燥的說教式學前教育,種類繁多的補習,學了書法學彈琴,打了籃球踢足球,學了作文又補習英文……時間總是排得滿滿的,扼殺了兒童活潑好動的天性,他們在父母為其設計的模子裏成長,失去了自主探究世界的歡樂與主動。甚至有的家長把自己沒有實現的願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使孩子過早承擔其不應該承擔或超越了他的承擔極限的東西,把學習成績作為衡量孩子的唯一可信標準。學習好的孩子,過多精神和物質鼓勵表揚,逐漸使孩子養成了高傲、盛氣淩人、自以為是的個性。學習不好的孩子,得到的是批評、責罵,容易導致孩子自卑,破罐子破摔。過於重視學習也容易忽視了孩子的全麵發展。
(6)獨生子女的性格和行為:多數的獨生子女享有一定的自主權,許多願望能得到滿足,能形成積極樂觀、活潑向上的性格。而良好的性格又能增加孩子與成年人交流的機會,促使其思維和語言的發展,為智力開發奠定基礎。錯誤的教養態度導致幼兒不良性格的形成,如家長過多的疼愛,過分的保護和照顧,使幼兒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逐漸養成了“一切以我為中心”的任性、專橫、執拗的壞脾氣和不良習慣,也容易使孩子形成孤僻、膽小、不合群的性格特點,缺乏待人處事的勇氣和智慧,社會適應能力差。超限度的施教,忽視情感陶冶與人格培養,忽視道德教育,這樣會讓孩子們的精神與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造成性格孤僻、感情脆弱,心理承受力差,易走極端等不良心理現象。同時“一俊遮百醜”的暈輪效應充斥在家庭教育中,也忽視了對孩子不良品德的矯正。因此,因高壓而導致弑父殺母等違法犯罪的事件多有發生。
(7)獨生子女的社會交往:由於“獨生”導致孩子的交往障礙。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共同生活,容易形成感情上的“自我中心”,養成不善於團結,不善於同情,不善於競爭,不善解人意,不尊重人,缺乏協作精神,缺少助人為樂的品質和行為。他們往往自我中心突出,集體感不強。獨生子女在家裏接觸的人是父母或更年長的人,這種沒有兄弟姐妹的家庭環境無法建立同齡人之間的手足之情和同伴關係,使其人格的發展有一定影響,家裏玩的、吃的都屬於他一個人,是他的天下;加之現在高樓單元住房又影響著小孩之間玩耍和遊戲,因此他無法與其他孩子分享,沒有互相幫助的機會,不利於體驗同伴之間的相互關心、愛護、尊重、同情等感受,使其缺乏謙讓的體會,缺乏與人共同生活必需的各種品德,逐漸成為“問題兒童”。他們往往因為與同齡人交往的相對封閉性和與成年人接觸的相對密切性,或者膽小、孤僻,社會適應能力差;或者容易說大人話、做大人事,缺乏童真。很多獨生子女膽小、孤僻,不敢也不能很好地去和別人進行交往,在一個新環境中往往適應不過來或是適應得很慢。
(8)獨生子女的職場:目前,第一批獨生子女正在陸續長大成人,走向社會,邁入職場。他們在工作中的表現,無疑是他們成長過程的反映,也是對我們獨生子女教育的一個總結。“頻繁跳槽”表現出獨生子女的責任感缺乏,還表現出他們對社會需求了解不夠、對自我估計過高和對工作想象過於單純等,總覺得工作不能符合自己的期望,這種態度就是獨生子女自我意識的強化表現。“不好協作”的態度也表現出獨生子女的心高氣盛、好高騖遠、目中無人,是以自我為中心意識的強烈表現。在工作中就表現出不尊重工作夥伴和協作對象,缺乏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從而給工作造成損失。“不守紀律”也是獨生子女在成長過程中被無限遷就和放縱,缺乏紀律和約束。在工作中就出現了不願意接受紀律和製度的約束、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工作、沒有組織和集體的觀念,嬌氣、感情脆弱、缺乏心理承受力、不願意接受批評等現象。“動手能力差”也是因為獨生子女在成長過程中被過度包辦和代替,其生活的知識和能力相對低下;過度的保護,使其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也“發育不足”。因此,在工作中表現出了應對實際工作和解決具體問題能力的不足和欠缺。
2.獨生子女的教育
計劃生育政策是我國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因而,獨生子女群體也將會長期存在,並逐步成為我們社會的主體,他們將支撐起中國現代化建設,是中國未來的希望。所以,在研究他們的成長過程、基本特征、社會表現的基礎上,發現在獨生子女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找出改進和完善我們對獨生子女的教育方法和措施,是我們的當務之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委員會在其《教育——財富蘊藏其中》的報告裏,提出了未來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因此,對獨生子女的教育應該注重和加強對其的人格教育、苦難教育、愛心教育、協作教育、能力教育和親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