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意外傷害與兒童健康(2 / 2)

(4)窒息:也就是吸入異物,多發生在0~4歲兒童,異物的種類繁多,以植物性異物占多數,如花生仁、瓜子、果凍等,其他物品,如塑料插板、玩具零件、紐扣、筆帽乃至鐵釘、圖釘等;此外,也有因被子蓋住嬰兒麵部造成窒息死亡的。

(5)燒傷及燙傷:燒傷及燙傷是兒童意外傷害的重要原因。燒、燙傷主要是因為失火、爐火、火柴、電器、電熨鬥、電爐、熱水、熱油、蒸汽、爆竹、強堿(酸)等造成的。

(6)中毒:中毒引起傷害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兒童年齡小、活動性大、識別能力差、家長缺乏防範意識。中毒兒童中,80%來自郊區農村兒童,他們接觸毒物機會多,又缺乏識別農藥、鼠藥等毒物的知識,成年人疏於教育和對毒物的安全保管。另外,一氧化碳中毒、藥物中毒等均為兒童意外傷害的致病原因。中毒主要是誤服造成的,毒物有氟乙酰胺類滅鼠藥、有機磷農藥、魚膽及煤油、汽油等。

(7)動物咬傷:兒童對於動物的攻擊性缺乏認識,容易被動物傷害。

(8)校園暴力和自殺:校園暴力是引起兒童意外傷害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自殺則呈低齡化趨勢。

3.意外傷害防範

許多疾病對兒童的傷害是無法避免的,也難以防範。但意外傷害對兒童傷害是可以防範的,也是可以避免的。兒童接觸或暴露於存在危險因素的環境,受到傷害威脅的危險度較大,隻有小部分傷害是由突發災害和其他自然因素造成,更多的是可以預防的不安全行為,因不小心、沒留神、未經心、考慮不周的生活方式所致,是可以控製及預防的。

(1)提高對兒童意外傷害重要性的認識:宣傳教育增強兒童青少年自身及其他人群的安全意識,並通過學習知識,端正態度轉變行為,避免傷害的發生或降低傷害損失。加強對危險源的管理調查與監測。建立健全保護兒童安全的法律法規,借助法律影響人們的行為,可避免某些可能誘發傷害的因素。

(2)對兒童教育:時刻教育孩子如何避免危險物品、危險場所,以及防範措施等,如爬窗口、登高、觸摸和玩耍危險物品(如電源開關,火柴,煤氣開關,尖銳物品等)。外出時,要告知孩子危險場所,如水井、河塘、井蓋及正在施工的場所。還應該教育孩子基本的交通規則,如走路要走人行道,過馬路要走橫道線,要注意左右是否有自行車,過馬路不能單獨奔跑等。

(3)危險物品放置:危險物品如藥品、熱水器、玻璃器皿、洗滌用品、火柴、打火機、鞭炮,以及帶有尖角利器,刀及剪刀,脫落小零件(如扣子等),應放在孩子不能接觸的地方。時常用吸塵器對全屋進行“地毯式搜索”,把那些小的、不易被發現的小東西清理掉,如硬幣、別針、珠子、紐扣等。

(4)兒童不宜使用的物品或食用的食品:如不適合年齡的玩具、小車;駕車族把寶寶固定在專門的兒童坐椅上,千萬不要抱著寶寶坐在副駕駛位置,更不要把寶寶單獨留在車中。不適合兒童食用的食品,如花生仁、瓜子、果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