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生活和工作環境中,經常接觸各種各樣的聲音,這些聲音優美動聽,讓人心情愉快,比如鳥叫聲、音樂聲、歌聲、交談聲等;而有些聲音讓人煩躁,甚至是討厭,並且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環境科學把生產、施工、交通、生活中產生的令人煩躁的聲音定義為噪聲。令人煩躁的聲音往往來自生產、施工,還有來自於交通運輸及社會生活的。由噪聲引起的生活質量下降甚至影響居民身心健康的現象就叫噪聲汙染。判別是否是噪聲或噪聲汙染是由人的感覺而定的。在實際生活中,對同一個聲音是否是噪聲,是隨著人們的主觀意識、行為狀態和生理差異而有不同結論的。從心理學上來說,劃定是否是噪聲沒有絕對的標準。在環境管理上,為科學規範,從多數人群健康的角度製定了聲環境標準。對社會噪聲,明確城市鬧市區超過60分貝的聲音,居住區白天超過45分貝的聲音,就是能引起人們煩躁的噪聲。兒童對於噪聲的敏感程度高於成年人,也就是受到噪聲影響更明顯。
1.噪聲對兒童聽覺的影響
噪聲對人體最直接的危害是對聽覺器官的損害。人如果在強噪聲環境下暴露一定時間後,聽覺敏感度就會下降,聽力減退得越多,恢複所需要的時間就越長。如果長期暴露在強噪聲環境中,強噪聲持續作用於聽覺器官,聽覺疲勞得不到有效恢複,久而久之,聽覺器官將產生器質性病變,造成噪聲性耳聾。
2.噪聲對兒童生理的影響
如果長時間受噪聲刺激,就會超過生理的承受能力,對中樞神經造成損害,使大腦皮質的興奮和抑製平衡失調,出現病理性變化。強噪聲使人產生頭痛、頭暈、耳鳴、多夢、失眠、心慌、記憶力衰退和全身乏力等症狀。噪聲對兒童心理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噪聲容易使人出現煩躁、激動、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異常,嚴重時甚至可能引起理智喪失。
3.噪聲對兒童睡眠的影響
當噪聲級在50分貝以上時,正常睡眠受到影響。城市街道的交通噪聲在70分貝左右,在靠近工廠、工地的居民區,噪聲高達70~110分貝,在這裏生活的兒童的睡眠受到嚴重幹擾,白天的生活情緒低下,活動易疲勞,學習注意力減低,長時間的影響睡眠也會影響生長發育和智力發展。
4.家庭噪聲汙染
家庭噪聲影響也不少,首先應嚴格控製家用電器和其他能發聲響器具的音量和開關時間。其次是家電不宜放在兒童臥室裏,家庭成員之間要盡量做到不爭吵,不喧嘩,適當控製娛樂時間,音量不宜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