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PCBs的危害
PCBs是一組氯化烴類化合物,共有209種同係物。PCBs廣泛用於電容器和變壓器中的絕緣油、耐火增塑劑和液壓油,以及潤滑劑、密封劑、油漆塗料的添加劑、染料、殺蟲劑等的生產。PCBs是環境持久有機汙染物中的一類,具有生物蓄積和放大作用,如今在地球生物圈的任何地方,如空氣、水、土壤、各種沉澱物,以及野生動物、家禽、人類的機體組織中都有PCBs存在。目前,已經廢棄的產品中的PCBs仍繼續向環境中釋放PCBs。在今後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內,PCBs所導致的環境汙染仍將是人類麵臨的主要環境汙染問題之一。PCBs為脂溶性物質,可以通過胎盤和乳汁進入胎兒或嬰兒體內,其對兒童的神經毒性作用引起廣泛關注。PCBs中毒新生兒表現為體重降低、皮膚黏膜色素沉著、眶周水腫、牙齦增生、顱骨異常鈣化等,可以引起兒童生長發育持續性遲緩,肌張力過低、痙攣,行動笨拙,智商降低。
4.農藥中毒
環境中的農藥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包括殺蟲劑、除草劑、殺真菌劑、滅鼠藥、殺蟎劑在內的各種農藥有近千種。由於農藥的大劑量、大麵積的普遍使用,甚至是濫用,以及一些農藥的不可降解性,已對地球造成嚴重的汙染,並由此威脅著人類的安全。有機氯農藥中許多是環境持久有機汙染物,在環境中持久存在很難降解,汙染所有動植物,特別水生動植物,同時通過食物鏈進行富集,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危害。許多農藥具有致畸、致突變、致癌作用,可以影響胚胎發育,導致出生缺陷,誘發白血病等腫瘤的發生,嚴重危害兒童的健康。
5.環境激素的危害
環境激素殘留對生殖健康及子代的影響較為明顯。在正常情況下,人和其他生物具有共同的特點,即根據個體生長階段所需要的物質,合成各種新陳代謝所需物質,並將這種能力世代相傳。然而,近些年來,人們也發現了一些存在於生物體之外的激素,被廣泛應用於農業生產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在獲取暫時利益的同時,也使人類自身蒙受了巨大傷害。少數不法分子為了使牛、羊多長肉、多產奶,給這些牲畜注射了大量雌激素;為了讓池塘裏的魚蝦迅速生長,養殖戶添加了“催生”的激素飼料;為了促使蔬菜、瓜果個大早熟,提前進入市場,一些菜農和果農不惜噴灑或注射一定濃度的“催生劑”。這種具有與人和生物內分泌激素作用類似的物質,或者說通過來自外部環境的合成化學物質,被科學界稱之為環境激素,又稱環境荷爾蒙。環境激素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是通過含有這種激素成分的物質,如化妝品、洗浴劑、清潔劑、瓜果、蔬菜、肉類、食品等,被人食用或使用後,與人體內的正常激素受體“結合”,造成人體內分泌功能失常,表現在發育、生殖、精神、情緒等多個方麵。暴露大劑量的環境激素也能使女童發生性早熟,破壞卵子的遺傳物質,導致早產和畸形兒等一係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