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吃零食的時間:吃零食時間不要離正餐太近,不應該影響正餐的食量。睡前不應過多吃零食。
(4)對零食的認識:每個父母為孩子選擇零食應該了解不同零食的營養成分和營養特點,不要盲目跟隨廣告選擇零食。
(5)根據兒童生理特點選擇零食:如大棗可以治療貧血,堅果可以補鋅。烤魚和海苔也都是補鈣的健康食品。
(6)零食的安全性:要選擇適合孩子年齡的零食,避免在玩耍時吃零食,幼小兒童應避免豆類、堅果類等零食,避免嗆入氣管。
(7)零食的衛生:因為零食多是直接入口的,選擇零食注意食品加工、包裝和環境衛生。吃零食要有衛生環境,吃零食前要洗手,吃完零食要漱口。
4.我國兒童及青少年零食消費指南
根據零食類別與健康的關係,以及零食的營養價值與特點,將零食分為“可經常食用”、“適當食用”、“限製食用”三種。
(1)可經常食用的零食:這類零食營養素含量豐富,同時也是低脂肪、低鹽和低糖的食品和(或)飲料。這些食物既可提供一定的能量、膳食纖維、鈣、鐵、鋅、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A等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又避免攝取過量的脂肪、糖和鹽分,這些零食屬於有益健康的零食。例如,水煮蛋、無糖或低糖燕麥片、煮玉米、全麥麵包、全麥餅幹、豆漿、烤黃豆、香蕉、西紅柿、黃瓜、梨、桃、蘋果、柑橘、西瓜、葡萄、純鮮牛奶、純酸奶、瓜子、大杏仁、鬆子、榛子、蒸(或煮、烤製)的紅薯、土豆、不加糖的鮮榨橙汁、西瓜汁、芹菜汁等。
(2)適當食用的零食:營養素含量相對豐富,但是卻含有一定量的脂肪、添加糖或鹽等的食品和(或)飲料。例如,黑巧克力、牛肉片、鬆花蛋、火腿腸、醬鴨翅、肉脯、鹵蛋、魚片、蛋糕、月餅、怪味蠶豆、鹵豆幹、海苔片、蘋果幹、葡萄幹、奶酪、奶片、琥珀核桃仁、花生蘸、鹽焗腰果、甘薯球、紅薯幹;還有果汁含量超過30%的果(蔬)飲料,如山楂飲料、杏仁露、乳酸飲料、鮮奶冰淇淋、水果冰淇淋等。
(3)限製食用的零食:營養價值低而且主要成分為高脂肪、高糖、高鹽的食品和(或)飲料,缺乏人體需要的其他營養素。經常食用這樣的零食會增加超重與肥胖、高血壓,以及其他慢性病的風險。例如,棉花糖、奶糖、糖豆、軟糖、水果糖、話梅糖、炸雞塊、炸雞翅、炸雞翅根、膨化食品、巧克力派、奶油夾心餅幹、方便麵、奶油蛋糕、罐頭食品、蜜棗脯、胡蘿卜脯、蘋果脯、煉乳、炸薯片、可樂、雪糕、冰淇淋等。
5.可替代零食的食品
(1)烤製食品代替油炸食品:可以用烤玉米片、原味爆米花代替炸薯片。
(2)鮮榨果汁代替成品果汁:自製果汁新鮮,糖分少,維生素含量高,沒有防腐劑。
(3)豆腐幹代替肉幹:豆腐幹熱能低,有足量蛋白質。
(4)酸奶代替冷飲:兒童喜愛冷飲,但過多的冷飲可使胃腸道消化酶分泌減少,腸蠕動增加,可導致消化功能降低,更容易出現腹瀉。酸奶口味好,熱能低,也容易消化。
(5)全麥食品代替甜點:盡量選擇糖和脂肪含量低的食品,尤其是肥胖兒童。
(6)幹果和堅果:雖然油脂含量高,適當食用還是有利於兒童健康的。其中核桃具有益腦的作用,榛子可使人強壯,芝麻能夠潤腸,葵花子能潤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