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幹兵奇襲魏營,伊謂戟殺叱幹彪(3 / 3)

各將領命而去

子時,北魏大軍正在生火造飯,突聽一聲炮響,四麵八方號角齊鳴,喊聲震天。北魏大軍驚慌失措,紛亂如麻。

拓跋圭正在軍營休息,聽到戰鬥的號角吹響,他趕緊命令將士領兵迎敵。

叱幹晉帶領五百軍士從東邊殺入勢如破竹,北魏大軍相互踩踏,亂箭射死者不計其數,正當他們殺得起興趣之時,北魏大將卡洛帶兵趕到前來。兩馬相交,戰鬥不到三十回合,卡洛戰他不下叱幹晉,策馬敗下陣來。叱幹晉趕上,輪起流星錘一錘將其砸落馬下,北魏大軍見主將己死,四下紛紛逃散。

叱幹晉帶領士兵一陣衝殺,殺死北魏大軍一千餘人,他見時機成熟便領兵從西邊殺出。

此時伊謂領一千軍士從左邊救援,正遇叱幹彪在那裏大肆屠殺,魏軍生關死劫,血流成河哭聲震天。他見狀勃然大怒,舞動手中方天畫戟向叱幹彪攻來,叱幹彪手執九耳連環刀招架,大戰不到三個回合,叱幹彪被伊謂一方天畫戟刺落馬下,叱幹軍見主將被殺,頓時大亂,他領兵一陣衝殺五,分鍾不到五百叱幹兵被一一殲滅。

伊謂見己轉敗為勝,衝殺一陣後,策馬趕西邊救援。正遇叱幹晉往西邊而來,他們二人勒馬向前,舞動手中兵器,一場大戰正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大戰81合不分勝負。

叱幹洪領五百軍士從中間殺入,將北魏大軍,一分為二,北魏大將司寇銘手持狼牙棒上前迎敵,突聽後麵叱幹軍士擂鼓呐喊,如同山崩地裂,頓時心慌神亂,被叱幹洪趕上迎麵一斧,砍落馬下,複一斧結果性命,叱幹洪引兵往西邊衝殺過來,正遇伊謂和叱幹晉大戰不分勝負,他想上前救助,卻被拓拔嗣引兵攔住,二人勒馬廝殺,大戰將近三十個回合,叱幹洪不敵被拓跋嗣一槍刺落馬下,叱幹晉見自己的幫手已死,策馬往西邊出口便走。

伊謂二人領兵隨後趕來,聽得上邊鼓聲震天如雷慣耳,怕遭遇伏兵,才勒馬回營。

不料拓跋圭卻騎馬趕到,他對眾將軍道:“你們為何不追?將軍們盡情揮舞你們手中榮耀之劍,讓異域的過客擦亮盔甲,我想,神聖的征程注定永不失敗。”

叱幹軍見到北魏大軍沒有追趕,這才緩緩退入城中,叱幹這次雖然大獲全勝,殲敵過萬,但損失了兩員大將,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叱幹他絏多將諸位大將召集到一起道:“我們這次率兵奇襲,重重地打擊了,北魏大軍的銳氣。我想拓跋矽反應靈敏,明日他一定會派兵前來挑戰。”他對叱幹辨說道:“明日你率領兩千精兵,在前麵的愛霞山設伏。”

次日叱幹辨率領兩千精兵在愛霞山設伏,中午時分,果然看到一隊人馬向愛霞山緩緩而來,前麵的領頭將領,但見此人頭戴三叉束發紫金冠,體掛西川紅錦百花袍,身披獸麵吞頭連環鎧,腰係勒甲玲瓏獅蠻帶;弓箭隨身,手持畫戟,坐下紅鬃馬,此人正是北魏猛將伊謂。

隨著腳步聲越來越近,北魏大軍已經進入他們的伏擊圈,他命令響炮為號。

北魏大軍全是騎兵,一共三千多人,緩緩進入愛霞山,蹄聲震天。

突聽一聲炮響,山穀左右兩邊,滾石齊下,箭如飛蝗。北魏大軍見壯驚恐萬分,四處逃散,由於人馬眾多山路崎嶇,相互踩踏,亂石砸死,跌入深穀摔死者不計其數。

隻過二十來秒,猛聽得蹄聲如雷,號角聲中大隊叱幹兵急衝而至。伊謂右手挺方天畫戟上馬,那瘦馬原是久曆沙場的戰馬,重臨戰陣,精神大振,長嘶一聲,向蒙叱幹兵衝去。

他手起戟落,一連搠翻三四十人,見敵兵不計其數的湧來,便撥轉馬頭,落荒而走。

背後箭如飛蝗般射來,他揮戟一一撥落。瘦馬腳程奇快,片刻間已將追兵拋落,但兀自不停,仍在荒野中如飛奔跑。

來到一片樹林他突然下馬抱頭痛哭,自己所率領的三千騎兵,全部被敵人殲滅,除了他自己無一生還。

哭過一陣後,當下也不多想,隻得回去向拓跋圭複命。

拓跋圭見狼狽為奸的伊謂,知道他已大敗,隻見拓跋貴長歎一聲道:“你武藝高強怎麼會被敵人打得落荒而逃,損失了我三千騎兵。”

伊謂詳細敘述在山穀,遭遇伏擊之事。

拓跋圭大怒道:“為將者應該小心謹慎,不能麻痹大意,你沒派哨騎前去打探一番,便率領大軍進入山穀,這乃是兵家之大忌。今天若不給你一點懲罰,怎能對得起死去的三千騎兵。”

說到這裏,他命令士兵上前將伊謂拿下,杖責八十軍棍。

這時隻見參謀官王建,大步走進軍帳。隻見王建頭戴綸巾,身穿鶴氅,麵如滿月,五綹長須,腰挎長劍。

隻見他走到拓跋圭麵前道:“大王!請聽在下一言,在行刑不遲。”

拓跋圭道:“有話但說無妨!”

隻見他拱了拱手道:“伊謂將軍此次失敗,在下也想不到,他們為什麼知道我們從那裏進軍,我看叱幹現有高人啊!。”

拓跋圭聽了他的話這才命令刀斧手退下,他轉過來對他說道:“那你有什麼看法?這世上真的有那麼厲害的人嗎?。”

王健笑笑道:“世界上的人無奇不有,但像這樣的人還真少見。”

拓跋圭笑笑道:“那你說我們要用什麼樣的方法?才能夠攻下遊魂關?。”

王建回答道:“想要攻取遊魂關,有兩種方法,第一種就是強攻,但強攻傷亡很大,以我軍力量用強攻的方式把握很大,第二種就是要用智取,但自己很麻煩,花費的時間更長。”

拓跋圭一聽恍然大悟,他大大咧咧的說道:“我北魏大軍,現有四五萬精兵,然而叱幹三個城池加起來都不足兩萬,我們就用強攻的方式將他們斬盡殺絕。”

王建想了想說道:“遊魂關城池三麵環泗水水,易守難攻,況且這座城市山路崎嶇,我們的投石車運不過去,如果隻用天梯,那樣難度會更大,傷亡也會更大。”

拓跋圭哈哈大笑道:“隻要能攻下城池,傷亡再大,我也願意,行軍打仗本來就避免不了傷亡,俗話說,殲敵一萬自損八千。叱幹向來以遊牧為生,牛羊馬匹多的數不勝數,隻要我們攻下這座城池,就等於擁有了一座金山呀!這小小的傷亡難道我都受不了。”說到這裏拓跋圭大聲的說道:“傳令下去,明天早晨,讓文武百官進中軍大帳議事。”

王建答應一聲便慢慢的退了下去。

第二天早晨,北魏五六員大將疑慮的集結於中軍大帳,隻見拓跋圭端坐帥!他看了看,大將都集齊了他於是說道:“我們北魏大軍,出兵以來已經兩月有餘,除了上一次攻取洛川城之外,也沒有什麼好的戰績,我們的士兵一天天在減少,大將也一天天在折損,特別是遊魂關這座城池,我們已經一連攻打一二十天了,現在攻它不下,我現在認為,攻不下的原因是我們沒有集中我們所有力量。如果我們集中所有力量發動猛攻,一定能攻下城池。”

隻見一位大將軍站出來道:“大王!今天我們要發動強攻嗎?。”隻見這位大將軍身高八尺有餘,頭戴爛銀盔,身披銀葉甲,內襯白羅袍,隆長白臉,三綹微須,膀闊腰圓,十分威武。威風凜凜,殺氣騰騰!此人名叫楊大眼。

由於楊大眼無甚名氣,拓跋圭很是看不起他,所以,也沒把他當一回事。

卻見楊大眼懇切地說:“大王您還不了解我,請讓我出一技。便拿起一根三丈多長的繩子,係在發髻上,向前奔跑,竟然“繩直如矢,馬馳不及”,諸位大將無不歡呼喝彩。

拓跋圭見之,大喜道:“千百年以來,還沒有聽說迅跑的本事有如此者。遂委任楊大眼為前鋒。

楊大眼於是對同寮說:“吾之今日,所謂蛟龍得水之秋,自此一舉,終不複與諸君齊列矣。”隻此一句話,道盡了楊大眼的遠大理想。由於楊大眼有很強的統馭能力,任前鋒不久,便升任統軍,隨拓跋圭南征在曆次戰鬥中,楊大眼總是衝殺直前,莫不勇冠三軍。

拓跋圭見楊大眼驍勇善戰,於是任命他為前鋒將軍,伊謂為中鋒,拓跋辮為後應。他們三人各領兵馬一萬,北魏大軍整甲繕兵準備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