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縱馬上前大聲道:“賊將休狂!看我取你首級。”
隻聽伊謂大聲問道:“來將何人趕緊報上姓名,我戟下不殺無名之鬼。”
叱幹晉將手中的雙錘一擺道:“我乃北魏大將軍叱幹晉是也。”
伊謂用方天畫戟指著他道:“你就是連斬我軍三員大將的那一個人,今天我要取你項上人頭,替他們報仇。”
說完縱馬向前隨手一戟向叱幹晉頭部刺來,叱幹晉將手中的雙錘往前一擋,砰的一聲將方天畫戟彈了回去。伊謂接著第二戟又向他腰部挑來,他對準刺來的方天畫戟就是一錘,又是砰的一聲,震得對方虎口發麻。對方大叫一聲不好,他趁機趕上一連就是十來錘,打得對方勒馬敗走。
伊謂在馬上喘了幾口大氣?又縱馬向前道:“我敬你是一名英雄,所以不忍殺之,你別以為我真的殺不了你。”說完策馬向前迎頭一戟,向他腦袋刺來。叱幹晉輪錘便打,伊謂忽舉戟招架。戰不上三個回合,伊謂暗想道:“叱幹瑾原叫我敗進山去的。”遂把方天畫戟虛晃一晃,回馬就走。叱幹晉帶領三軍隨後趕來。突聽一聲炮響,兩邊埋伏軍士一齊發箭,箭如雨下。
把叱幹兵截住大半,首尾不能相顧。叱幹晉待轉身尋路,忽聽得大喝一聲:“賊將那裏走,叱幹瑾在此!”擺動手月牙鏟,迎著叱幹晉廝殺。叱幹彪上前幫助,伊謂回馬轉身令兩軍呐喊,頓時山穀應聲,賽過雷轟。
叱幹晉不知魏軍有幾百萬,心上著忙,手中紫金錘略鬆一鬆,叱幹晉勒馬轉身就走,但見叱幹彪與伊謂二人大戰難敵不下伊謂,叱幹晉見情況不妙趕緊鳴金收兵,退回城中。
伊謂帶兵欲追趕,卻卻聽叱幹瑾後麵說道:“兵法有雲,窮寇莫追,此人武藝高強,想要將其擊斃,還需一兩全齊美的辦法。”
伊謂聽了才勒住戰馬道:“我發誓!總有一天會將其生擒。”二人帶兵回營,清點人馬,士兵陣亡一百多,輕重傷者高達四百多。
叱幹晉帶領殘餘部隊,兩百多人退到城裏,剛一下馬就大發雷霆,臭罵叱幹瑾是奸臣小人。
叱幹胤走過來輕聲安慰道:“勝敗乃兵家之常事,將軍切勿自責,所謂兵不厭詐,大家以後可要牢記。”
叱幹晉難過地說道都說我逞匹夫之勇,才會連累三軍,對方實力之大,我們不能輕敵。
說話間突然有一位老頭漫步走進,大家像這人望去,隻見此人頭戴青霄巾,腰係碧玉軟帶,身穿青錦袍,手執青幡一麵,幡上書東方角音四字,其字赤色,用紅寶綴成。此人正是副酋長‘叱幹他絏多’。
叱幹他絏多看了看各位大將軍,然後慢慢的說道:“酋長派我來這裏,讓我和諸位將軍一起抵禦強敵,希望諸位將軍配合。”
將軍們聽了叱幹他絏多的話,都異口同聲的說道:“大丈夫死當馬革裹屍,任憑酋長差遣。”
叱幹他絏多聽罷哈哈大笑道:“諸位將軍不愧是我國的英雄好漢,有你們這些忠心耿耿大將軍,我們一定能擊退敵方。”說完,他向諸位將軍了解了現在的戰況。
叱幹他絏多聽了將軍們的敘述道:“現在我們麵臨的是,敵強我弱,想要取勝不光要勇,還更要謀。”
諸將上前問道:“酋長!那我們該怎麼辦?。”
叱幹他絏多回答道:“大家先不要著急,俗話說靜則生慧,躁則顯愚。靜下來,再渾濁的水也會澄清;靜下來,再紛亂的心也會純淨。驕易敗,惰終負,怒致輸,懼將潰;意思是,驕傲容易失敗,懶惰終會受挫,發怒導致認輸,恐懼將會崩潰。這些都是負麵情緒,要想消除或者減弱它們,隻有讓心靈靜下來,靜到無欲無求,靜到洞若觀火。靜,不是指坐著不動,靜,是心靈達到某種境界後的平和、喜樂、清醒、理智,是遠離偏執、糾結、鬱悶、迷惑後的淡定、從容、自信。隻有這樣的心態,才能認清平時的煩惱之源,才能更好的彌補弱點、發揚優點、運籌於幃幄,防患於未然。”
諸將聽了他的話連連絕口稱讚?大家都稱他很有才華。
叱幹他絏多嘿嘿一笑道接著道:“兵法有雲,所謂驕兵必敗,漢朝的軍隊經常在周邊地區和匈奴的軍隊發生戰爭。在公元前六十八年,又發生了一次戰爭。漢軍奪了車師,匈奴也派騎兵襲擊車師。
聽到這個消息,漢宣帝趕忙召集群臣商量對策。在群臣中有兩種意見:將軍趙充國主張攻打匈奴,使他們不再騷擾西域。而丞相魏丞則不以為然,他對漢宣帝說:“近年來匈奴並沒有侵犯我們的邊境。我們邊境上的老百姓生活困難,怎能為了一個小小的車師去攻打匈奴呢?況且,我們國內還有許多事情要做,不但有天災還有人禍。官吏需要治理,違法亂紀的事情也在增多。現在擺在眼前的事情不是去攻打匈奴,而是整頓朝政,治理官吏,這才是大事。”
接著,魏丞又指出了攻打匈奴的錯誤主張:“如果我們出兵的話,即使是打了勝仗,也會後患無窮。仗著國大人多而出兵攻打別人,炫耀武力,這樣的軍隊就是驕橫的軍隊。而驕橫的軍隊一定會滅亡。漢宣帝認為魏丞說的有道理,便采納了他的意。”
諸位大將軍聽了大叫有道理。
叱幹他絏多接著道:“北魏大軍剛剛勝利一陣,現在一定是誌驕意滿,不複顧慮,像這樣的敵人想要擊敗他其實非常簡單。”
眾將一聽大喜,一位大將軍,上前問道:“那酋長有什麼妙計?。”大家把眼光都注視在這位大將軍身上,隻見此人身高一丈有餘,麵如黑炭,滿臉橫絲肉看起來凶神惡煞,鐵臉圓睛,橫唇闊口,滿嘴暇須,雙鼻高聳,頭戴鐵襆頭,身穿紅勒甲。手持一根竹節鋼鞭,竟如黑煞天神之狀。
此人正是叱幹著名將領叱幹辯,漢名薛辯,字允白;河東汾陰人(今山西萬榮)
叱幹他絏多繼續回答道:“北魏皇帝拓跋圭驕傲自大,目中無人,他認為我們叱幹國小民寡,他又剛剛生過一戰,他斷定我們不敢輕舉妄動,我們隻要派上一千精兵偷襲他的大營,殺他個措手不及,也可以挫挫他的士氣。到時我們就不那麼被動了,我們現在的辦法就是,反被動為主動,這樣才能調轉戰機。”
叱幹辨聽到這裏,自告奮勇的站出來道:“我願意帶領一千精兵,偷襲北魏大營活捉拓跋圭。”
叱幹他絏多想了想道:“將近千萬不要心急,要偷襲對方要摸清對方的底細,那樣才能確保萬無一失,今夜誰陪我一起去偵察敵情。”
數員大將站出來道:“在下願意前往偵察敵情。”
叱幹他絏多看了看諸位大將道:“我看還是叱幹他辨將軍隨我去偵察敵情,其他將領留下守城,不能輕舉妄動。”
說完他二人帶領二十名衛兵便上馬出城,北魏軍營而去,他們一行22人,往山間小道行走,慢慢地離北魏大營也越來越近。現在他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北魏大營,燈火通明,營帳連綿二十餘裏。叱幹他絏多下令大家下馬,放輕腳步繼續靠近。
叱幹辨頓時大吃一驚道:“我們現在離北魏大軍,已不足一公裏,不能再靠近,萬一被北魏大軍發現後果不堪設想。”
叱幹他絏多回答道:“大家不要驚慌!照我的去做,現在天氣太黑,他們不能發現我們。”
現在他們可以清楚的聽到,北魏軍營裏的說話聲,以及腳步聲,叱幹他絏多用肢體語言告訴大家,不要出聲,把北魏大軍每一個出口以及入口,完全記在腦海。
他們觀察足足半個小時,這才慢慢的撤離。
回到大營後叱幹便召集文武百官議事,將軍們齊齊到位,隻見他手持簡畫地圖,端坐帥案對諸位大將軍道:“根據我們的一番仔細觀察,北魏大營雖然延綿數裏,但成一字長蛇形狀,此乃兵家之大忌,我們隻需派遣幾員大將,從左中右三入口殺入,再從西麵殺出,令其首尾不能相顧,必定大獲全勝。”
各大將軍聽了都心急如焚道:“酋長快快下令吧!我等手中兵器與饑渴難忍了,我們要讓那些龜孫子嚐嚐我們的厲害。”
叱幹他絏多聽了大聲叫道:“好!眾將聽令,命令叱幹晉帶領五百軍士,炮聲為號,從左邊殺入;命令叱幹彪將軍帶五百軍士,以炮聲為號,從右邊殺入;命令叱幹泹將軍帶領五百軍士,炮聲為號,從中間殺入,將北魏大軍一分為二;命令叱幹胤將軍帶五百名軍士,在北魏大軍附近,擂鼓呐喊,以壯我軍士氣,各位將軍記住,大家都要從西麵殺出,呈沃龍攪海之勢,彙集成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