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治理體係創新視角下的網格化治理
專題調研
作者:韓冬雪
國家治理體係與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是頂層設計與基層實踐形成合力的結果,而基層實踐的成效又有賴於基層治理機製的不斷創新。武陵將包括網格化治理在內的多種創新治理機製引入基層治理的改革過程中,不僅提高了地方的治理實效,也拓展了治理現代化的思路,有助於我們基於基層經驗更好地認識治理現代化規律,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治理體係創新發展的要點。
網格化治理契合國家治理體係創新的整體趨勢
從管理到治理轉變的核心要義就是要讓政府公共權力逐漸回歸其公共性本質,為廣大社會公眾提供更加充分、均等、高質量的公共產品和服務,踐行國家治理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網格化治理,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來提高自上而下的管理效率,更多地依靠規範、穩定的製度、程序、機製,而不是依靠“能人意誌”和短期政策手段來解決治理問題,顯然契合了目前我國的改革發展整體上朝向法治化、製度化方向轉變的趨勢。武陵強調以服務為核心構建民生體係覆蓋,可以說抓住了今後五年政府和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的一個要點和重點。
治理技術優勢的發揮離不開政府與社會協同治理格局的構建,網格化治理效果的充分發揮離不開來自日益發展成熟的社會主體的支持。當前,武陵部分社區已建立針對特殊人群的服務機構,今後應進一步探索引入諸如社會組織等主體加入網格化治理的進程當中,主動將一部分服務、監管等職能移交給社會組織,調動其積極性與創造性,從而實現政府主體與社會主體治理能力同步提升的目標。
網格化黨建為國家治理體係發展夯實根基
網格化治理直接關係到當前黨的基層建設事業。當前,黨中央正以群眾路線教育等為線索,全麵地梳理基層黨建的思路和機製,而網格化手段的運用,無疑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目前基層黨建製度化、規範化水平不高及量化監管考核體係缺失的現狀。網格化基層黨建的根本目標是為了提高基層組織、基層黨員為民服務的意識和能力,隻有始終牢記這一初衷,黨的建設才能自然地融入國家治理體係現代化的進程當中,黨在基層的執政基礎及在廣大基層群眾中的威信與形象才能得到更好的維護。
武陵創新建立網格黨支部,監督考核黨員8小時以外的工作,讓網格黨支部和黨員接受組織和群眾的雙重監督和評價,在一個相對扁平化的監管考核體係中縮短了監管考核主體與一線群眾間的距離。一方麵,基層領導幹部隊伍的建設、基層黨員的監管等,都可以依托於網格化平台得到具體量化指標體係的檢驗;另一方麵,黨組織和黨員踐行為民服務宗旨的具體衡量標準,也能夠在網格化治理係統中得到明確反映。
當然,在具體機製方麵,包括網格員專門隊伍建設、資源配置等在內的一係列現實問題還有待於武陵在進一步的實踐過程中探索改進。
(作者為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
責編/韓冰曦 美編/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