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莊王,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英雄,在位初期,“昏聵閉塞,貪圖酒色”,國政皆賴於成、鬥二氏,無所作為。
莊王親政後,勵精圖治,對內分令尹之權,壓製若敖氏,任用蘇從、蒍賈、伍舉等賢臣。後子越政變,莊王沉著應對,一戰定乾坤,穩定後方;對外與晉國趙盾、郤缺多次爭霸受挫,卻能屢敗屢戰,任用孫叔敖大膽革新,楚國大治。
邲之戰,軍令統一的楚軍大敗政出私門的晉軍,宣告著楚莊王霸業的功成名就,其雄才大略使楚國稱霸於中原,號令諸侯,打破了晉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並矢誌不渝的維護著霸業的延續,時刻盯防著晉國的反撲。楚莊王的強勢北進,客觀上促使著先進的中原文化與個性獨特的荊楚文化的水**融,也為先秦時代華夏文明的民族大融合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其豐功偉績足以永載史冊,千古傳頌。
然而,楚莊王並未將楚國國策法律化,依舊采取人治而非法治,終為時代所局限,其處理後事上的疏忽導致人亡霸滅也就顯得勝敗有憑。而自楚莊王後期所推行的王族政體也對日後的楚國影響極為深遠。此後百餘年間,子重、子辛、子囊、子庚、子南、公子圍、子皙、子瑕、子常、子西、子國等楚國王室成員先後充當令尹,雖亦一度抑製了卿族勢力膨脹,卻日漸腐敗直至淪喪,成為楚國發展圖強的最大毒瘤。
賞作者貴賓票:
親,您還沒登錄噢,馬上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