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作為秦國曆史上第一個想向東發展的國君,也是秦國曆史上第一個有大作為的國君。秦穆公知道要東擴就必須把握住人才。人才才是國家強大的重要來源,無論在那個時代都是這樣。所以秦穆公一直求賢若渴,而且是非同小“渴”。
在秦穆公求賢的路上,要說最有名的還是“五羖大夫”的故事。
“五羖”,就是五張公羊皮。“大夫”是古時候的一種官位,這裏指人。“五羖大夫”就是用五張公羊皮換回來的人。
看上去,這個人似乎很不值錢呀!才用五張公羊皮就把他換回來了。別人人才可是千金萬金的請過來的。
但是,這隻是看上去不值錢,實際上,他比千金萬金還值錢百倍,他就是中國曆史上有名的老頭——百裏奚。
秦穆公是秦德公的第三個兒子。本來按照慣例來說,秦國的這個君位與秦穆公八竿子打不著。可是,曆史就是那麼怪,就是要這個嬴老三繼承秦國的君位。
秦德公在位兩年仙逝,大兒子即位,就是秦宣公。秦宣公在位十二年,到地府見自己的爹去了。奇怪的是,秦宣公並沒有把國君位子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自己的二弟,秦成公。秦成公和他老爸一樣,是個短命的主子,在位四年,死翹翹了。更奇怪的事情發生了,秦成公也沒有把君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三弟——秦穆公。
還好,秦穆公沒有遺傳秦德公短命的基因,不像自己的兩位哥哥都是短命的主。秦穆公光是在位就長達三十九年。
就在這一連串的兄終弟及,秦穆公登上了曆史舞台。
秦穆公把一生都放在了東擴上,而要東擴,就必須搞定自己的鄰國——晉國。可是晉國是老牌諸侯國,又是強國,一時半會兒不好敲定,隻能慢慢來。
秦穆公在位三十九年,主要就是和晉國的五位國君打交道。分別是晉獻公、晉惠公、晉懷公、晉文公和晉襄公。
對於不同的晉國國君,秦穆公采取了不同策略方針。與晉獻公是聯婚;與晉惠公是扶持、幫助,必要時動武力;與晉懷公是另立新君;與晉文公是全力配合,跟著晉文公走;與晉襄公是武力政策。
秦穆公四年,公元前656年。秦晉結好,秦晉聯婚。秦穆公迎娶晉獻公的女兒,太子申生的姐姐。這一年,齊國攻楚。
秦穆公五年,公元前655年。
晉國把虢國和虞國給滅了。晉獻公就把在虞國和虢國俘獲的東西當作太子申生的姐姐的陪嫁品,送到秦國去。這些陪嫁品中還有奴隸。而在奴隸中有一位年過七旬的老頭兒。
他叫百裏奚。
在去往秦國的途中,這七十多歲的老頭不老實,逃跑了!
逃到哪裏去了呢?別看百裏奚已經是七十多歲的老頭子了,人家身體健朗的很。一口氣逃到楚國去了——楚國的宛。
百裏奚逃到那裏,本以為可以得到自由,結果很不幸。被楚國人給抓了!
話分兩頭,說晉獻公運到秦國的陪嫁品,經過秦穆公的查收後,發現少了一個奴隸。
少了一個就少了一個嘛!不就是一個奴隸嘛!秦國不缺奴隸。
秦穆公一開始沒有在意百裏奚的逃跑。可是最後有人告訴秦穆公,逃跑的那個奴隸是百裏奚,乃是大才後,秦穆公就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