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群體服務的豐縣經驗
專題調研
作者:人民論壇專題調研組
編者按:
豐縣希望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於1994年5月成立,辦公室設立在豐縣團縣委。20年來,豐縣希望工程資助項目不斷拓展,項目體係日益豐富,豐縣希望辦先後三次獲得江蘇省團省委、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江蘇希望工程建設獎”、“希望工程工作先進集體”榮譽。與江蘇省其他縣市相比,豐縣的經濟水平並不出眾,但希望工程建設卻遠遠領先於多數縣市,豐縣希望工程建設有什麼經驗?豐縣團縣委在希望工程建設中有哪些創新性的做法值得推廣學習?
2014年3月,人民論壇調研組與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專家赴豐縣進行實地調研,以探索上述問題的答案。
豐縣地處江蘇省徐州市西北部,毗鄰蘇、魯、豫、皖四省七縣,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豐縣結合本地區實際條件,持續加大“抓投入、調結構、促轉型”的力度,開創了經濟社會跨越崛起新局麵。2013年,全縣全麵小康社會建設四大類25項指標達到驗收標準。豐縣縣委、縣政府非常重視推進本縣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這其中,以團縣委圍繞希望工程建設、青年創業信貸組織開展的青少年群體服務最為突出、最具亮點,期間取得了許多極具推廣價值的可貴經驗。
為更加客觀地對豐縣青少年群體服務事業形成的社會經濟效應作出評判,人民論壇問卷調查中心設計了青少年群體服務社會評價狀況調查問卷,並通過實地發放問卷,對豐縣青少年群體服務事業的社會評價狀況展開了調查。
深入了解青少年群體所思、所想,力助青少年群體服務事業揚帆起航
調查測評:77.5%的受訪者對豐縣的青少年群體服務總體工作“非常滿意”或“比較滿意”。
近些年來,青少年群體的需求結構日益趨向於多樣化、差異化,因此,為了能夠真正做到讓青少年群體和社會公眾滿意,在開展青少年群體服務工作之前,必須做到準確了解、全麵兼顧青少年群體不同的現實需求,並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切實滿足青少年群體的各種現實需求。幾年來,豐縣希望辦通過集中約談、實地走訪等多種形式,對全縣貧困青少年數量、分布情況和貧困狀況進行了全麵的摸底調查和嚴格審核,通過開展“走聽轉辦”、“希望工程——手拉手關愛行動”、團幹部“傾聽日”等活動,及時、客觀地了解貧困青少年的所思所需;在扶持青年創業方麵,豐縣團縣委和縣人民銀行成立了聯合調研組,對每個創業青年進行走訪,對創業青年進行統計、篩選、考察,並通過采取現場調查和走訪暗查相結合的方式,向創業青年所在村的幹部群眾進行調查,充分了解農村青年創業情況、貸款融資等情況,確保得到的信息真實可靠。
很多受訪者都表示,團縣委書記經常親自帶隊,深入基層考察,了解貧困青少年家庭和農村創業青年的實際需求,做到將各種救助方式與最需要救助的貧困青少年緊密結合,將各種扶持方式與最需要扶持的農村創業青年緊密結合,不僅保證了青少年群體服務工作的高效開展,也大大提高了援助資金和創業信貸資金的使用效率。
準確把握政府、企業、社會三方配合的聯結點,力推青少年群體服務事業做大做強
調查測評:在青少年群體服務工作中發揮作用的不同群體中,“團縣委”獲得了72.5%的受訪者的認同;“本縣企業”得到了68.8%的受訪者的認同;“社會公眾”獲得了71.4%的受訪者的認同。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行多元化的社會治理,是現代國家治理的典型特征,豐富參與社會治理的主體,發揮不同群體的特長優勢,可以有效完善社會治理體係,顯著優化社會治理的效果。從地方的層麵來看,作為多元化社會治理的典型示範,豐縣青少年群體服務有效融合了政府、企業和社會三方力量,形成了團縣委牽頭,企業和社會公眾廣泛參與的良好格局。這不僅提升了全社會為青少年群體提供服務的能力,也豐富了青少年群體服務的方式和內容,無論是在物質層麵,還是在精神層麵,都為貧困青少年、創業青年提供了更好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