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習近平區域發展觀新內涵(1 / 3)

習近平區域發展觀新內涵

特別策劃

作者:孫久文

關於“區域發展總體戰略”

絲綢之路經濟帶:是中國與西亞各國之間形成的一個經濟合作區域,大致在古絲綢之路範圍之上。包括西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五省區,西南重慶、四川、雲南、廣西等四省市區。東邊牽著亞太經濟圈,西邊係著發達的歐洲經濟圈。

海上絲綢之路:是陸上絲綢之路的延伸,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人們也把它叫作“海上陶瓷之路”。它主要有東海起航線和南海起航線,也是中央為進一步深化中國與東盟的合作,構建更加緊密的命運共同體而提出的戰略構想。

自貿區:即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中國政府設立在上海的區域性自由貿易園區,屬中國自由貿易區範疇。實行政府職能轉變、金融製度、貿易服務、外商投資和稅收政策等多項改革措施。

京津冀協同發展:涉及京津冀區域分工優化和產業布局調整,有助於三地經濟、社會優化發展,對交通、環保等行業有重大利好。它是實現京津冀優勢互補、促進環渤海經濟區發展、帶動北方腹地發展的需要,是一個重大國家戰略。

長江經濟帶:長江經濟帶東起上海、西至雲南,涉及上海、重慶、江蘇、湖北、浙江、四川、雲南、貴州、湖南、江西、安徽9個省2個直轄市。依托長三角城市群、長江中遊城市群、渝蓉城市群,做大上海、重慶、武漢三大航運中心,推進長江中上遊腹地開發,促進“兩頭”開發開放。

……

中國區域發展的戰略思想,發端是毛澤東在“論十大關係”中提出的“正確處理沿海和內地關係”的戰略思想,它是新中國前30年區域發展的指導思想。改革開放之後,鄧小平同誌提出“兩步走”的戰略思想:第一步是先集中發展沿海,第二步是沿海發展起來之後,沿海支援內地。“兩步走”是改革開放戰略的具體實施,加快了中國經濟的起飛。20世紀90年代,江澤民同誌以“三個代表”為指導,在國民經濟“九五計劃”中提出了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思想,並在1999年啟動西部大開發,加快了中國經濟西進的步伐。進入21世紀,胡錦濤同誌在總結中國區域經濟發展進程的基礎上,先後啟動了東北振興和中部崛起的發展戰略,結合東部率先發展,提出了中國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從而開創了中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格局。中共十八大之後,習近平同誌審時度勢,提出了新的戰略思想,引領中國區域發展邁進新的時代。習近平總書記的區域發展戰略思想,具有以下新內涵:

深入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在十八大、2013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等一係列重要會議的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繼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是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區域發展的基本戰略思想。

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不是簡單地重複已有的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和東部率先發展的戰略,而是要通過深入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打造中國區域經濟的“升級版”。他提出區域政策和區域規劃要完善、創新,縮小政策單元,重視跨區域、次區域規劃,提高區域政策精準性,按照市場經濟一般規律製定政策。縮小政策單元,提高區域政策精準性是習近平總書記狠抓落實的工作作風的一貫延續,也是新一代領導人務實作風的重要體現。縮小政策單元是提高區域政策精準性的前提條件,可以更加有效地依據當時當地的資源條件和發展環境提出有效的發展路徑,把已有的區域政策和區域規劃落到實處。這樣就使得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在實施層麵更加深入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