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個異時空的清晨裏,王德發和那個行商進行了親切的交流。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三個人對這個異時空已經沒有畏懼感了……這麼久了,連個帶刀的人都沒有看到過,還不知道現在誰比誰凶。
在交流中,三個人都得知,那人是一個北歸南人,姓李,名德,家族中排行為三,祖籍是開封。
幾年前,他便在臨安府下的臨安縣城裏開了一家藥鋪,這次前去嘉前鄉後山村收取草藥,正好路過這個路口。
李德也知道了這夥子人是來自海外異域殷地安國,他們帶了些那裏的特產前來大宋販賣,但誰知途中失散了三名同伴,為了尋找他們,自己這時也是不知道東南西北了。
李德捋著小胡子,看著麵前這兩個年輕的行商,看他們的樣子有些憔悴,心中方才明白,他們是來自海外異域,難怪自己總有些怪異的感覺……
原本想仔細問一下這殷地安國是個如何所在。他自己從十三歲時開始與人經商,行走大江南北已近二十年,也聽聞過眾多海外異域,但卻從未聽過這個名字,而且,這夥子人並不像那些異域之人那般不可思議……大略一看,竟會真以為是宋人了。
但是人家現在丟失了夥伴,又迷失了方向……此時不是探詢之時。
李德笑嗬嗬地說道:“此山為天目山,此溪為天目溪,此地是臨安縣嘉前鄉目源屯村,向東麵行走,就是到了臨安縣城,這一路不過五十裏。
在臨安縣城算起,若是再往東南,就是那臨安了……向西便是江南東路的歙縣,向北是寧國府,向南便是那富陽縣了……”
萬士達心裏說道,歐了,現在是南宋,這裏是他媽的是天目山,以前自己還來過這裏旅遊!
他看了一眼吳大鵬,看見他聽了後,也是一臉的了然……
吳大鵬衝著萬士達笑了一下,用食指指了一下那個叫李德的人,又用大拇指指著那停在旁邊的獨輪車,最後做了個數錢的動作。
萬士達明白了吳大鵬的意思,點點頭,做了一個OK的手勢。
吳大鵬對著萬士達發完信息,便將眼光轉向那街道上,百無聊賴地打量著街上的行人,心裏道,這個破山村,人流量還不小呢。
他不自覺地翹起了二郎腳,用手摸著自己現在又重新發達的胸大肌,一邊抖腿,一邊想,這年輕真好……當年自己怎麼就是一腦子漿糊呢……
萬士達從懷裏掏出了幾枚真正的銅板……排在桌麵上,問道:“李大哥,我殷地安國通用此錢……不知在此地可用否?啊……我等隨身的大宋銅錢此時都已經用光了……”
萬士達滿意地看著李德吃驚的樣子,這可是黃銅,電解銅呢。
中國最早用黃銅鑄錢開始於明嘉靖年間。
“黃銅”一詞最早見於西漢東方朔所撰的《申異經·中荒經》:“西北有宮,黃銅為牆,題日地皇之宮。”
這種“黃銅”指的是何種銅合金,待考。
這時期確實還有黃銅產品,不排除是古人工匠們恰好找到了含有銅鋅合適的銅礦,冶煉時又有種種的巧合……所以嘉靖以前也有黃銅製品出現,但絕不是成規模的……還是以紅銅、青銅製品為主,黃銅一般還是非常少見的。
黃銅一詞專指銅鋅合金,則始於明代,其記載見於《黃銅明會典》:“嘉靖中則例,通寶錢六百萬文,合用二火黃銅四萬七千二百七十二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