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段時日,他正在苦苦思索著一個話頭:“生從何來,死向何去”。
這個話頭是住持淨慈寺的斷橋妙倫禪師留給他的。他曾經去淨慈寺居住過半個月,期間,雖然他一直參究不止,用功精勤,以至於脅不至席,口體俱忘,但卻未有所發明。
事實上,在他的內心深處,還有一個更高深的話頭,他平常想都沒有去敢想。
大約在兩年前,名震天下的雪岩祖欽禪師四處雲遊時,碰巧來到這目源屯村,見到此地山水皆佳,便有了在此地參悟之心。洪喬祖有幸請他在洪家小住了幾日。
洪喬祖日夜侍奉,不敢有虧待之處,祖欽禪師也就略微點撥他一二。
祖欽禪師臨行前,洪喬祖每次入室請益,祖欽禪師都要問他:“阿誰與你拖個死屍來?”
而洪喬祖每次剛要開口應答,祖欽禪師卻先是一拄杖打過來,不讓他發言。
如是情形,發生過好多次。
洪喬祖剛想要苦思這“你為什麼拖個死屍來”的話頭,祖欽禪師卻大怒,讓他四十歲之後再去思索參究……現在不得去想。若要再想,終生不得靠近我佛家。
好吧,洪喬祖現在便不去參究它,把它深深壓在心中,就專心等到四十歲之後再去參究。
此時,洪喬祖二十有六,有一子,活潑可愛。
阮山二十有七,有一女,聰慧伶俐。
這本應該就是一個充滿著山水田園風光的地方。在這裏,大宋村民們過著平靜謙和的生活,收成不多也不少,過去是多少,如今還是一樣……山外現在一直在因那賈似道所推行的公田法而紛紛擾擾,但這個村莊裏卻沒有受到影響……官家要如何那就如何了,隻是這村莊裏卻沒有田地多於二百畝的人家。
爺爺洪谘夔的一生當中,禮孝、廉潔、直諫是出了名的,以致成為後人做官廉正的楷模。所以家中無甚積蓄,良家而已。
洪七公是洪家的一個旁枝,為人善良本分。前些日子偶爾進山,說是於途中遇到一個怪人,渾身是花綠的樣子,走路時,雙手舉著一個白色東西,竟然還有紅光!
當時,他馬上被嚇跑了,但沒見那物追來。後來尋些子侄再回去探看,無甚異狀。
那一處進山小路本來就是十分偏僻,一出現傳聞後,靠近那裏的人更少了。連打柴的人都不再去那裏了。
這天目山大著呢。
洪喬祖原本是不信這些虛妄之言,一心向往神佛之人,如何能被魑魅魍魎所惑亂……
但是洪七公的話,他又不得不信,從小時起到現在,他就沒有聽過洪七公說過一句虛言……如此看來,這件事情定是實言了。
又過了幾日,村子裏什麼也沒有發生,個把月後,大家都把這件事情忘掉了,也許是洪七公年歲已大,眼睛花了。
洪喬祖也忽地想起一句話: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他對此言深深領悟了,頓時感到自己的悟性又進了一層。
PS:朋友們,給一些會員點啊,總點和會員點差了十倍,這說明……朋友懶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