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好片
磅礴的烏蒙山脈,神秘的北盤江大峽穀中婉延著一條入雲端的公路,它就是二戰亞洲戰場中國戰區的運輸大動脈——中印公路最為險峻的二十四道拐。由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黔西南州委、黔西南州人民政府、貴州日報報業集團黔森影視工作室、向黔進公司聯合出品,劉小鋒、甘婷婷、海一天、齊芳、武強等主演的公路抗戰劇《二十四道拐》昨日在貴州黔西南州晴隆縣舉辦了隆重的媒體見麵會。該劇首度將路橋與抗戰的概念相結合,講述了鐵骨錚錚的中國軍人為保護二十四道拐與盤江鐵橋,外戰日軍內鬥奸細的烽火情仇故事,謳歌了中國軍民在極端艱難環境下的不屈抗戰精神,也用鮮血譜寫了一曲中美盟軍聯合抗擊法西斯的團結頌歌。
斥巨資複活“東方卡薩布蘭卡”
一比一恢複國家記憶
二戰時期,“二十四道拐”以其特殊的地理特性,成了中緬印戰區交通大動脈,承擔著國際援華物資的運輸任務。遺憾的是,一直以來,“二十四道拐”被大多數人誤認為在雲南省內,而它背後隱藏的中美盟軍為東方戰場的勝利進行的最後生死決戰,也被曆史選擇性遺忘。正在熱拍的國際公路抗戰大戲《二十四道拐》中,這段幾乎被遺忘的“國家記憶”終於被再次“喚醒”。
為真實揭開這條“生死命脈”的神秘麵紗,該劇斥資一億元一比一複活了號稱“東方卡薩布蘭卡”的晴隆市貌,以及美軍加油站、美軍兵工營、盤江大橋的高炮陣地、國民黨的後勤醫院、國民黨的指揮營等,堪稱國內“最貴戰爭劇”。製片人龐敏表示:“二十四道拐代表了中國人民捍衛和平、主張正義的理想。我們將傾力恢複這段‘國家記憶’,將中華民族不畏強敵、不懼艱險的精神傳遞、發揚出去。”
最強班底保駕護航
國際陣容打造中國版《橋》
作為獻禮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的抗戰巨作,《二十四道拐》的幕後班底堪稱國內頂級陣容。總編劇、總製片人歐陽黔森是貴州省作協主席、文聯副主席;藝術指導李洋曾經成功策劃過《暗算》、《亮劍》、《士兵突擊》、《我的兄弟叫順溜》、《火藍刀鋒》、《我是特種兵》等優秀軍旅劇,是業內公認的“軍旅劇金字招牌”;製片人龐敏是電視劇《渴望》中“田大夫”的扮演者,近年來轉入幕後從事影視劇生產管理,曾榮獲全國“十佳製片人”稱號,先後主持完成了35部電影、51部約2000集電視劇,拍攝製作了《奢香夫人》、《解放》、《東方》、《八路軍》、《今生欠你一個擁抱》等眾多優秀影視作品。
除了幕後高手如雲,台前實力也不容小覷,男女主角分別由“千麵小生”劉小鋒、“最美潘金蓮”甘婷婷擔任。劇中,當紅小生劉小鋒飾演抗日英雄梅鬆,他仗義疏財、重情重義、劍膽琴心,他的任務即為保橋護路,明處要防日空軍轟炸和日陸軍偷襲,暗處要與內奸鬥智鬥勇。熒屏“百變女郎”甘婷婷則在劇中被“黑化”,首度挑戰堪比川島芳子的日本間諜王雅琴,集美麗、狡黠、勇敢、堅毅、敏捷於一身。劇中,甘婷婷飾演的美女間諜王雅琴深度潛伏在貴州安南,不斷挑起中美之間、稽查處與警察局之間的矛盾,並利用感情模糊梅鬆敏銳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