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管控與合規成銀行IT新方向(2 / 2)

中小銀行麵臨變革

中國銀行機構主體間差異巨大,與國有大行相比,數量眾多的中小銀行機構的不良貸款率較高、資本充足率偏低。隨著監管層的階段治理重心開始向中小銀行轉移,國內中小銀行機構正在進行深刻的變革,如城市商業銀行實施省域的合並重組、跨區域經營,農信社的合並、改製等。

近年來,監管層對國內銀行機構的整體改造使絕大多數商業銀行都滿足了資本充足率的要求,但因為業務結構、發展曆程等方麵的原因,中小銀行仍存在諸多風險管理的薄弱環節。如發展戰略仍以規模擴張為主,缺乏對精細化經營的投入;內控體係仍未有效運轉,與中小銀行經營能力相適應的風險管理產品嚴重不足等,表現如下。

1. 陳舊核心業務係統的更新,將引發中小銀行對風險管控的重視。

作為銀行機構最重要的應用係統,核心業務係統直接決定著銀行的業務效率、創新能力以及服務水平。目前,國內多數銀行機構的核心業務係統已使用了多年,其業務流程、功能種類已遠不能滿足現今銀行業發展的要求,隨著中國銀行業改革的不斷深入,許多銀行機構開始再造其核心業務係統,以增強競爭力。

2. 區域擴張力度的增強、業務準入的豐富,給中小銀行帶來了潛在的風險。

一直以來,以城商行、農村類金融機構等為代表的中小銀行在經營區域、業務種類、資產規模等方麵都較國有銀行有著巨大的差距,但隨著相關監管政策的落實,這種差距正在逐漸縮小,差異化經營的格局正在形成。中小銀行開始更多實現跨區域經營、不斷豐富業務種類、資產規模不斷壯大,在快速發展的同時,IT應用水平的薄弱、管理體製的不健全也給中小銀行帶來了各種潛在的風險壓力。

3. 中小銀行數據、應用層的上移給總行帶來更大風險隱患。

繼國有銀行普遍實現數據集中後,借合並重組、業務整合的浪潮,中小銀行開始將其數據層、應用層向總行遷移,這給總行帶來了更多的風險。中小銀行機構將進一步加強數據集中、應用集中的實施,而IT層麵的風險管控也會占據更重要的地位。

國內銀行的風險管控還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普遍薄弱、試點較少,中小銀行更是薄弱環節。中小銀行風險管控的實施將會在監管層的要求和國有大行的示範效應下逐步推進,落實製度、以IT自身防控為先、從對業務係統的統計分析切入,將成為中小銀行風險管控近期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