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IT
作者:方正
“‘十二五’時期,人民銀行將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遵循國家標準化戰略,緊緊圍繞金融業發展大局,把金融標準化工作作為金融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重,積極實施金融標準化戰略,確保我國金融業有標可依、有標必依。”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李東榮在日前召開的金融工作會議上做上述表示,同時闡述了人民銀行在“十二五”期間金融標準化工作的主要思路。
去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中國金融標準化報告2009》,這是中國人民銀行正式對外發布的中國金融標準化工作的首個年度報告,在金融標準化工作領域具有裏程碑式意義。“十一五”期間,人民銀行按照國家標準化戰略的部署,把實施金融標準化戰略作為提高金融行業整體競爭力的一項重要舉措,積極協調組織各金融監管部門以及各金融機構成立全國金融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簡稱金標委),紮實推進金融標準的研製、發布和實施。實踐證明,金融標準的應用在金融係統互聯互通、規範管理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促進了金融業技術與管理進步,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規模經濟效應,為金融業健康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標準化顯著推進金融信息化建設
“十一五”期間,我國金融業信息化建設由分散走向集中,“數據集中”成為信息化發展的主要趨勢。這一時期,金融標準逐漸滲透到經濟金融活動的各個層麵,我國金融標準化也呈現跨越式發展,2006年至2010年,人民銀行組織金標委共發布實施金融國家標準29項、金融行業標準52項,這些標準涵蓋基礎性數據元、術語、代碼集、印鈔造幣、征信、銀行卡、數據交換、信息安全等領域,其中銀行卡類、統計類、信息安全類、征信類標準成效顯著。
“十一五”期間,人民銀行與各金融監管部門密切合作,組織金標委不斷研製和發布了一係列與金融信息化建設相關的標準,在2004年發布《銀行信息化通用數據元》、《銀行信息化通用代碼集》等標準的基礎上,又製定和發布了《中國金融集成電路(IC)卡規範》、《銀行卡卡片規範》、《保險基礎數據元目錄》、《銀行卡聯網通用技術規範》等標準,其中,相關標準在銀行卡、網上銀行、會計、統計、國庫、信息安全、征信等業務領域的應用成效顯著,並著力搭建結構合理、層次分明、重點突出、麵向市場的金融標準體係框架,有效指導、規範了我國金融信息化建設,較大程度地節省了社會資源。
與此同時,人民銀行和金融監管部門不斷改進金融會計和統計工作,加強跨行業標準的研製和發布實施,如適應銀行、證券、保險業務融合需要,先後發布了《銀行保險業務人壽保險數據交換規範》、《銀行保險業務財產保險數據交換規範》、《證券期貨業與銀行間業務數據交換信息體機構和設計規則》等金融行業標準,降低了銀行業與證券業、保險業之間互聯互通的市場成本,為人民銀行和金融監管部門及時獲取準確、完整的金融統計數據提供了技術標準,減少了“信息孤島”,並為建立和完善我國金融宏觀審慎管理體係奠定了基礎。人民銀行2008年發布了《銀行業信息係統災難管理規範》,明確了落實國家關於提高重要信息係統災難恢複能力的方針、政策,對促進銀行業信息係統災難恢複工作、有效防範銀行業信息係統風險、規範災難恢複應急管理和日常運維管理等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