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錨當初引進ERP係統的目的是通過先進的信息理念改變現有的技術管理製度,但在實施過程中卻偏離了這一概念,總希望保留原來的管理思路和手段,這必然與ERP係統發生衝突。” 尹建義反思說。
全麵走向集成
2006年,鐵錨成立了由各部門部長組成的ERP實施小組,並製定了一套包含詳細的ERP流程及獎懲製度的信息化管理製度條例。同時,鼎捷軟件針對鐵錨的個性化需求,開發了單獨的配方工作站。
在2007年的驗收中,ERP係統建設獲得初步成功,鐵錨也在信息化係統建設中邁出了最關鍵的一步。2008年,鐵錨完成了ERP數據平台的搭建,以及進銷存管理係統原始數據的整理、勘正、錄入,係統開始試運行。
這時,鐵錨數據庫中的信息規模也越來越大,信息管理模式正在發生嶄新的變化,帶動企業管理模式的變化:管理縱向層次減少,橫向聯係增加;管理方式由傳統的以業務為導向的直線職能管理向以客戶為導向的矩陣式管理發展;管理人員更依賴於有效的管理信息係統與決策支持係統來做出判斷和決策等。
“我們需要係統集成化,基於產品設計、生產訂單驅動的企業物流與財務管理等數據平台的信息集成,集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於一體,對ERP、OA、BI、HR進行集成。”尹建義說,2010年,鐵錨正式完成了ERP係統的優化及工作流管理OA係統的重建,係統對各種信息的統籌順利進行,實現了一體化應用。
“現在,我每天隻要打開電腦,包括財務狀況、生產狀況、報目狀況、倉庫狀況、生產線狀況等公司的所有情況都一目了然。”尹建義說,鐵錨已經搭建了完整的信息管理平台,為公司不同階層管理者提供各種信息,便於他們及時了解與決策。
目前,鐵錨的所有數據都來自於ERP係統,“我們的出報表率從原來的10天縮短到現在的一兩天,庫存周轉率由以前的將近60天縮短到現在的35天左右,以前起碼要做一星期的績效工資現在也隻要幾天時間就做完了。”可以說,鐵錨將財務、設計、生產、采購、庫存、銷售等納入到係統管理,使企業管理趨向集約化、精細化、科學化、規範化和標準化,從而保證按時銷貨,降低營運成本,最終提高企業經濟社會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國家“十二五”規劃建議草案的公布,將進一步推動鐵錨的發展。“我們預計2012年的銷售額將大幅增加。”尹建義說,為了達到這一目標,鐵錨正在做更多工作,其中包括整合信息化模塊。
未來,鐵錨將堅持“大生產、大產能、大營銷”的理念,把信息化上升到集團化管理層麵,並將覆蓋子公司的信息化網絡,使公司所有的信息和資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以保障實現公司的 “十二五”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