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利貸運作機製研究(3 / 3)

隨著調查的深入,我們發現該村高利貸的進行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個持續進行的過程。以往的很多研究都認為高利貸是導致農民致貧,家破人亡的罪魁禍首。因為農民如果不能再規定的期限內還上借高利貸的錢,就不得不變賣土地、房產,變得流離失所。但是,在中國當前的政策下,農民對土地隻有使用權,真正的所有權屬於集體,所以農民沒有權力買賣土地。農民也不能賣自己的房產,因為當前國家嚴格限製農村宅基地的流轉和抵押。如果是這樣,那麼當一個農民沒有辦法還借高利貸的錢時,他隻有逃跑了。如果是這樣,高利貸活動很難再持續下去。但是,是在我們調查的村子裏,這樣的場景並沒有出現。大部分放貸者在提到款項收回情況時都表示“還可以,不錯”,放貸者不僅能夠很好的維持下去,而且規模還有擴大趨勢。

這不禁引起了筆者的好奇,為什麼高利貸在如此高的利息下仍能維持下去?農民依靠什麼來及時還款,保證高利貸的資金回流呢?

在對放貸者的訪談中我們了解到,高利貸的還款率是極高的,一般按時還款率達到85%以上,即使是那些拖欠的借款也能在半個月之內還回去。高利貸一般都是放貸給一些普通的農民,主要借的也就是種子錢或者是花費錢,借貸時間多集中在冬、春季。借款數額比較小,一般是3000-5000元。在本文的第一部分,我們曾提到過寶平村的村民人均年收入在5400元左右,所以等到收成的時候,還上這些錢還是不成問題的。在訪談中,我們了解到,一般農民都是在買種子的時節借錢,等到糧食收上來後就會立刻還上錢。這種穩定的收成預期保證了農民給高利貸還款會比較及時,因此,高利貸給農村信用社的還款也就會很及時,這保證了資金的及時回流,維持了資金鏈的穩定。使這整個環節能夠持續不斷地進行下去。

那麼,為什麼農民能夠具有較為穩定的收入預期,保證及時還款呢?我們訪談的村子位於寧夏平羅縣,寧夏平羅縣是國家糧食儲備庫,始建於1996年,原名平羅縣中心糧庫。2001年3月,國家投資擴建,新建高大平房倉2萬噸,2003年8月,上劃自治區糧食局管轄,更名“寧夏平羅國家糧食儲備庫”。糧庫占地麵積65畝,倉容4.2萬噸,現有固定資產2465萬元,年經營糧4萬噸左右,對於維持寧夏乃至國家的糧食供應都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中國·平羅網)由於政策向農業的傾斜,國家不僅加大了向該縣的資金支持,而且農產品價格提高以及糧食收購價格的增加也對農民增收具有促進作用。平羅縣水稻和小麥都種植,抗災能力比較強。農民生產出的糧食銷路和農民收入都較有保證。在這種情況下,農民就能及時還上高利貸的款項,保證了整個借貸過程的資金回流。

綜上,國家支農政策並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某種程度上卻成為高利貸得以生存的溫床。農民生活依然維持在高進高出(高利息貸款,高利息還款)的狀態,國家正規金融機構是低進低出(低利息貸款,低利息還款)的狀態,而真正得益的卻是高利貸與農村信用社的內部人員。

六、國家支農政策探討

國家支農惠農政策的本意是降低正規金融機構因信息不對稱產生的風險,從而使其觸角伸入農村,抑製高利貸的發展,但是卻成為高利貸滋長的溫床。政策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值得商榷和完善。

此外,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這樣的高利貸放貸過程存在極大的社會風險,與以往研究不同的是,農民並沒有對高利貸有極大反感,反而對政府以及同屬體製內的信用社不滿。他們沒有將原因歸結為高利貸搶了他們的貸款機會,而是將原因歸結為銀行的放貸政策和銀行的放貸官員收好處費。

在我們的調查過程中,受訪者普遍對當地的高利貸持認同的態度。在這樣的態度下,國家和普通農戶的關係趨向於緊張。農戶向銀行貸不到款,對國家規定的貸款政策和銀行內部官員的腐敗有所不滿,但是又沒有渠道去解決這個問題,在需要資金的時候隻能求助於高利貸。

由此看來,國家的支農政策還有待完善與發展,農村高利貸問題的解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參考文獻

Random House,“ The Holy Bible (King James Version)”,Ivy Books 1991。

阿克洛夫,《一位經濟理論家講述的故事 ——關於經濟理論新假設有趣結果的論文集》,首都經貿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陳柳欽,“農村金融理財:誰來關注”,《財務與會計》,2008(6)。

陳占江,“缺席與斷裂:農村高利貸生成的社會邏輯”,《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07(2)。

弗雷德裏克·S·米什金,《貨幣銀行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高石鋼,《高利貸與20世紀西北鄉村社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版。

郭家萬,《中國農村合作金融》,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

胡紅霞,趙發員,“貧困地區農村高利貸的成因、影響及對策”,《雲南行政學院學報》,2009(4)。

齊念良,“高利貸存在的原因分析”,《金融管理》2010(9)。

孫岩,劉昕,“中國農村非正規借貸狀況分析”,《海南金融》,2009(9)。

溫鐵軍,“重新解讀我國農村的製度變遷”,《天涯》2001(2)。

“平羅概況”,中國·平羅網(http://www.nxpl.gov.cn)。

新華社,“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幹重大問題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

(http://www.gov.cn/jrzg/2008-10/19/content_1125094.htm),2008年10月19日。